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感受新发展,共话新形象!2024年网络全媒体厦门行主题沙龙圆满举行(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话“新声”之厦

多面厦门新印象 多彩故事动人心

在“新声”之厦环节,厦门市近年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成效等,给采风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与此次网络全媒体厦门行的4名外省市网络媒体工作者,讲述了各自在此次采风活动中感触最深的点位及对厦门城市风貌、经济社会发展的感受。

“这一次,厦门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人民网编辑秦榕说,此次参与采风活动,看到华为鸿蒙系统、百度飞桨及九牧高科技的卫浴技术,让她觉得许多生活化方面的AI已经遍布到各行各业,遍布到了人们生活中,真切感受到“厦门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引领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布局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些书面文字具像化了。加上在黄厝塔头社感受富有的人文气息,“厦门是一个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有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城市,这是我今天在厦门感受到最深刻的一个印象。”

“厦门在我脑海里,它是一个多彩的城市,不仅有宜人的绿,还有清新的蓝。”中新社记者李思源说,此次采风让他感受到,厦门不仅有天空“蓝”,还有科技“蓝”和法治“蓝”,特别是法治先行、制度先行保障了厦门的高质量发展。这点他在九牧集团的参访中感受最为深切,“科技的赋能及厦门良好的法治保障、营商环境,让这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插上了翅膀,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这一次,厦门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敢想敢做。”南方网记者朱文婷上一次来厦门是12年前,“当时被厦门的历史文化魅力深深折服”,而此次参加采风活动,走进“高精尖”的科技和AI赋能的创新中心,重新刷新她的认识:“我对厦门的认识,从一个文化魅力的城市发展到一个科技创新城市的层次,12年间有如此大的改变,也是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一次受邀来厦门,从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待厦门的发展,让我感受特别震撼。”上游新闻记者廖异说,在厦门软件园一期看到华为和百度在AI产业上面的投入,让他没想到“厦门在智能产业领域投入这么大这么重”;在经过城中村治理和改造的黄厝塔头社区,看到厦门注重闽南文化的传播,适应了当今年轻人喜欢探索人文历史的城市旅游需求;在海丝中央法务区思明示范区,看到了厦门对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法治先行的概念非常好,非常值得我们内陆城市学习。”

其间,两名网络大V表达了对此次网络全媒体厦门行的期待,“希望看到‘多面厦门’”;两名国际主播则分享了自身及所代表的媒体单位与厦门结缘、与厦门共成长的小故事。

“这一次来到厦门,对厦门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我感觉厦门是一个有创新、有活力、有设计感的城市。”网络大V“蒲蒲super”说,七年前曾和家人进行了20多天的厦门深度游,而在此次活动中感受到了厦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机,也看到了城中村改造后的“蝶变”式面貌,“它是既宜居、又宜心、还宜人”。

“厦门给我的第一个感受是浪漫之都。”网络大V“小杜小杜”说,这次来厦心情很是热切,顾不上饥肠辘辘,也要第一时间去游览鼓浪屿,登顶日光岩的那一刻,她深切感受到海滨城市厦门气候之宜人、风景之亮丽。而当天参加的采风行活动,更让她看到厦门的蓬勃发展,“希望通过镜头多多去了解厦门,宣传厦门的美景,让所有人来见证厦门的高质量发展。”

华侨大学“海外新声代”工作室的俄罗斯国际主播丽娜(PANOVKINA WITALINA)觉得,厦门人很有创造性,处处都可感受到艺术感,整个城市的包容性也很强,“不管是对外国人还是对外国的文化,厦门都很开放、包容”,此次参加采风活动让她有机会从另外一些角度去看厦门,感受到厦门的全面发展。

“我爱厦门,厦门是我的第二故乡!”2017年就来到厦门的南非国际主播黄玫瑰(Sarah)动情地说,她这么多年去过中国很多城市,但最钟爱的还是厦门,因为觉得这边的闽南文化“非常热闹,非常漂亮,非常有特色”,而厦门生活也“比较慢一点、比较舒服,有安全感和特殊感。”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