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开发区航拍图 杨杰/摄
▲古雷海关关员对一批进口成套设备开展查验工作
▲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游斐渊/摄
▲古雷新港城航拍图 詹照宇/摄
台海网9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郭小慧 见习记者 王雅苹 通讯员 陈艺灵)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
2024年4月,漳州市出台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行动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集聚模式,产业社区正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研精覃思、提纲挈领。古雷开发区按照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标准,聚焦规划提升、建设提速、管理提效、招商提质、能级提档,推进规划谋篇布局一体化、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环保安全应急一体化、数字科技创新一体化、生产生活配套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以古雷石化基地为核心的产业社区,推动产业要素与城市要素协同发展。
砥砺前行、步履铿锵。从偏僻渔村到石化新城,古雷开发区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城市生活、社会治理等多维度融合,成功破解了“产业+社区”如何珠联璧合的难题,形成“南工北居”的发展新格局。
引进来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眼下,位于福建省南端的半岛——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生产建设热火朝天。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大陆唯一的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古雷开发区北承长三角、南接粤港澳,产业辐射范围宽广,区位、资源、市场、成本等优势突出。
今年来,古雷开发区喜讯频传——
中沙能源产业合作的重要硕果、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进入工程全面铺开建设阶段;福建省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正式落地;中国石化集团投资建设的中石化南化(漳州)新材料有限公司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正式开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滚动推进,古雷开发区已初步形成“芳烃-聚酯”“烯烃-塑料”两条千亿级产业链。目前全区共有投产、在建、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3400亿元,正逐步打通“一滴油”到“一件衣”全产业链。
未来,古雷开发区将锚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和建设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目标,全力构建“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布局体系,持续攻坚“油头”、延伸发展“化尾”,围绕园区内三苯三烯、碳五碳九等重要化工原料,梳理出14条产业链、69种高附加值新材料精准招商,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聚焦“风、光、核、储、氢”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支持碳捕集技术与化工产业的耦合发展,实现二氧化碳的规模化减量利用,布局绿色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支霄核电能源,鼓励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将项目技术、能耗水平作为古雷引进项目综合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源头上保障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让产业“乘数效应”加速显现,石化新城加快崛起。
留得住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最强的吸引力、最大的竞争力、最“硬”的软实力,企业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如何将营商“软实力”转化成发展“硬支撑”,成为了古雷高质量发展答卷上的必答题。
炼塔林立,储罐成群,管网密织……古雷石化园区从无到有的过程,见证了古雷以石化产业为重要支撑的经济腾飞之路。
为了让前来投资兴业的优质企业留得住,古雷开发区将满满诚意融入营商环境的各个要素中,明确“三个一”工作机制,将374项与企业准入和项目落地建设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划转到区行政审批局统一审批管理,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并通过“拿地即开工”等审批服务模式畅通入区项目落地开工的“最后一公里”,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赢得更多时间。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今年6月份,奇美化工因相关备案信息未及时进行更新,导致从海外运抵的部分批次设备无法享受“进口设备减免税”,古雷开发区会同古雷海关积极向上沟通,溯源存在问题,帮助企业在政策有效期内应享尽享税费优惠;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在签订交地确认书的当天,同时完成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的办理,成为古雷石化基地2024年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产业项目,跑出了前期“加速度”,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几年来,古雷开发区致力于打造审批流程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佳、企业安全感最强的创业福地,以优质、贴心的“保姆式”服务,让投资者宾至如归。
3发展好 南工北居 宜业宜居
古雷石化基地是国内首个封关管理的石化园区,园区内无常住居民。在这里,要真正实现“产城人”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不仅要考虑产业集聚发展,还要与保护环境、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宜居城市结合起来,既要让产业顺利发展,也要让人民安居乐业。
破解发展难题,关键在办好民生实事。翻开古雷开发区的“账本”,民生投入是一条大幅上升的曲线,在古雷,城市品质与石化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基本民生”向“质量民生”逐步转变。
以沿海大道为南北界限,北部的新港城是古雷“北居”核心区,逐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元化生活需求,培育出产业社区生活服务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看,漳州一中古雷港分校、古雷港中学、漳州市医院古雷分院等教育医疗项目;林前佳苑、兴坂佳苑、九古雅苑、海悦佳苑等商住项目和松湖路、纵七路等城市道路建设;松风酒店、九古置地广场等商业配套,电影院、文创街区等文娱设施建设项目逐步落地……
城市功能丰盈,产业发展迅速,古雷群众、专家人才、产业工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产业社区”建设带来的福利。
在古雷,一件件温暖民心的民生实事,正以可感可及的方式逐步实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桨稳风帆劲,奋楫立潮头。规划更科学、用地更高效、要素更完善、功能更多元、创新更活跃、产业更聚焦……正在全方位推进的产业社区,必将成为古雷开发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宜居宜业滨海石化新城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