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资料图)
台海网9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曾宇姗 钱玲玲 孙春燕 郑丽金) 自“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征集报名启动以来,在厦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截至目前,已有50多支团队报名参与。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众多退役军人踊跃报名参与,以独特的“老兵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忠诚与担当。
这些退役军人,曾经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虽已脱下军装,但那份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却从未改变。他们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得知活动消息后,积极报名参与。在他们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一场红色活动,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他们表示,希望在革命遗址前亲手将国旗高高举起,让那抹鲜红在历史的天空下更加鲜艳夺目,向革命先烈表达最崇高敬意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激励与鼓舞后辈,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传承与发扬。
距离“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征集报名截止还有一周时间,如果你也渴望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一起到革命遗址前,与国旗同框,与先烈共鸣,那就快抓紧时间来报名吧。
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
到革命遗址展国旗 高擎旗帜再出发
军姿严整,挺拔如松。虽然没穿军装,但在他们身上,军人饱满的精气神扑面而来,充满了威武与阳刚。得知海峡导报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积极响应。
“只要一声召唤,无需更多动员,退役军官们立即就能行动起来!”原31集团军某部政委、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时松生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是烈士的后代,到革命遗址展国旗,不仅是缅怀先烈、追思历史,更是我们淬炼党性修养、明辨前行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勇气和力量的重要行动,是高擎旗帜再出发的一次誓师大会!”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目前,在厦门市自主择业的退役军官年龄大多在40—60岁之间,大部分人曾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多次参加过厦门的抢险救灾任务。退役后,他们勇做国家退役军官制度改革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先后创办了160多家企业,自我就业和为社会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机会,纳税近亿元。从“操场”到“市场”,他们已成为厦门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厦门自主择业退役军官在市委文明办、市人社局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的关心帮助下,坚持党的领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保持军人本色,并于2016年8月1日组建厦门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传承革命精神,永葆军人本色,向全社会展示厦门全体退役军官的公益情怀和社会担当。
信毅社区老兵驿站
老兵和学生共赴“革命遗址展国旗”之约
看到海峡导报发起的“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的征集消息,集美区侨英街道信毅社区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潮,社区退役军人及辖区内的学生们纷纷踊跃报名,社区三代同心,退役军人与学生共赴“革命遗址展国旗”,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爱国梦。
信毅社区设有老兵驿站,辖区内现有退役军人157人,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峰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看到老兵和学生们能够自发地走到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下一代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契机。社区将以此为契机,强化历史教育,激发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为参与“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的老兵代表李建平,今年66岁了,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高平之战主力部队的一名步兵。“1979年2月17日战斗打响了,我是第二批被派往战场的,19日到达广西。我们负责守住已经攻下的山头,天天住在山上,一套衣服穿了20几天,也没法洗脸刷牙,条件非常艰苦。我们日夜坚守阵地,遇上敌兵就打,完全抱着为国牺牲的心态。”李建平回忆,一次交战中,敌方的炮火打掉了他面前的大石头,直接压伤了他的脚。1980年12月,李建平战伤退伍回到老家福建龙岩,被安排在公社电影院当一名电影放映员。而当年在前线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有许多都已牺牲。
如今,李建平跟着孩子在厦门生活多年,真切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富强和经济特区的腾飞发展。“希望年轻一代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更要铭记历史、不忘过去,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李建平感慨万千。
战友家园物业管理公司
退役不褪色 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虽然我离开部队很多年了,但看到这样的活动,还是热血沸腾,想认认真真地站在国旗下敬个礼!”看到海峡导报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退役20多年的徐华兵,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导报记者,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意愿,并表示想用实际行动重现军人风采。
谈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徐华兵脸上光芒闪烁。“1998年光荣入伍,虽因个人原因三年后离开部队,但那份深植于心的爱国情怀与军人本色从未改变。”他深情地说,虽然脱了军装,但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一直都在。去年,徐华兵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军人特有的执行力,创立了战友家园物业管理公司,想要通过创新物业管理模式,解决社区治理难题。他积极吸纳退役军人加入安保队伍、军嫂参与财务与后勤工作,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更促进了社区和谐。短短时间内,他所管理的小区成为岛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广泛赞誉。
除了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徐华兵还积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加入鹭岛老兵志愿者服务队,坚持献血十几年累计3000多毫升;连续多年捐款,帮助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加入思明区鹭岛消防志愿大队……徐华兵说,海峡导报发起的这个活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要带领公司员工一起重温峥嵘岁月,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展现退役军人的风采。他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一定会有更多退役军人投身社会建设,共同践行“退役不褪色”的精神。
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传承革命军人精神助力文明厦门建设
累计无偿献血超50万毫升、累积参加社会各类志愿活动超6000人次……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初心本色,以“传承革命军人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国防教育、文明宣导、救护培训等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队伍成员从初创的十几人,到如今已有400多人。
看到海峡导报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他们计划一同前往厦门各大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作风,赓续红色血脉。“退役不褪色,血脉永相连”,无偿献血是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坚持了7年的公益项目,目前已累计献血超50万毫升,先后有28名队员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2022年培育孵化的“退役不褪色,血脉永相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项目,也先后获得省、市志愿服务大赛金奖,被厦门市中心血站授予“热血超人战队”称号。
作为一支在志愿服务战线永不褪色的退役军人公益组织,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表示,此次参与“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大型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对队员们的一次激励,鼓励大家继续把部队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把“鹭岛老兵”建设成为平时服务社会、战时服务国防的“特区老兵先锋队”。
征集令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欢迎加入“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中来,以团体或家庭的形式,手执国旗,一起重走这片被革命热血浸染过的土地。
报名方式
1.本报新闻热线968801报名;
2.在8月27日海峡导报官微推文《全城点名!一起到革命遗址展国旗》留言报名,并附上姓名和联系电话。注:报名成功以电话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