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培养猎杀细菌的“狙击手”

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昶科生物专注噬菌体研发结硕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磊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昶科生物噬菌体产品广泛应用在植物领域

  台海网8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雷飏)如果细菌有天敌,那就是噬菌体。

  噬菌体英文名字的词缀,来源于希腊语的“吃”,顾名思义,这种古老的病毒,就是以“捕猎”细菌为食的。

  用病毒制伏细菌?这项“脑洞大开”的研究,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昶科集团控股子公司厦门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昶科生物”)已付诸实践,目前公司已研发出包含水产、动物、植物领域的十几种噬菌体产品,在应对细菌感染“打怪升级”的道路上保持领先。

靶向消灭病原细菌

  噬菌体,就像一个专职猎杀病原菌的“狙击手”,它们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是细菌的天然克星。

  历史上,细菌感染曾是人类的梦魇,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普通的腹泻和伤口感染都可能致命。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这一情况才得到好转。然而长期的抗生素使用甚至滥用,正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超级耐药细菌不断涌现。当人类的“抗菌武器库”捉襟见肘,如何利用噬菌体应对细菌感染问题?

  有办法!据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昶科生物首席科学家林茂介绍,噬菌体可以把自己的基因打进细菌中,通过“裂解”繁殖从内部直接作用于目标细菌,破坏细菌致其死亡。与广谱抑菌的抗生素相比,每一种噬菌体都非常“专一”,像一枚安装了精准导航的导弹,只攻击特定的某一类细菌,如果没有发现特定的细菌,噬菌体宁可“饿死”也不会“滥杀无辜”。据介绍,昶科生物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动物养殖替抗噬菌体的研发及生产,在水产养殖“弧菌类”噬菌体以及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噬菌体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噬菌体的“挑食”,同时也是研究噬菌体疗法这条赛道上面临的技术挑战。“需要针对不同特点的病原细菌作研究,不断筛选噬菌体,进行精准治疗。”昶科生物总经理姜宗然告诉导报记者,近年来,公司收集了大量的噬菌体资源,研究不同噬菌体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大量的噬菌体资源库。

应用市场前景广泛

  纵然病原细菌有千般面孔,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走进昶科生物的生物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培养板上进行一项项配型实验。因为看好噬菌体的市场前景,公司以厦门大学教授敬科举为技术核心,组成了一支由4名博士、10余名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不断进行原创性研究和技术资源的整合,研发的噬菌体产品陆续投放市场,目前昶科生物已研发出包含水产、动物、植物领域的十几种噬菌体产品。

  “我们找到了一种专治烟草青枯病的噬菌体。”姜宗然以公司研发的一款“K青枯”噬菌体产品为例介绍说,青枯菌在土壤中会通过侵染作物根部,引起烟草、马铃薯、番茄、生姜等重要经济植物的萎蔫,严重时还会导致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在云南、贵州等地区,烟草青枯病是一种常见且难以控制的病害,给烟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与地方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试验发现,‘K青枯’噬菌体药剂对于这些地方的烟草青枯病的平均防病率可以达到92%。”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巴黎奥运会上,塞纳河的水质问题备受关注。姜宗然向导报记者表示,河水中大肠杆菌超标的问题,用噬菌体方法就可以轻松解决。从水产领域应用“初试水”,到如今扩展到动保、植保,甚至医疗储备,姜宗然表示这条赛道应用前景广泛。“2016年公司刚成立时,年销售额才80万元,到了去年销售额已经突破5000万元,预计明年销售额有望过亿。”

相关新闻
世界周刊丨“狙击手”欧尔班

本周,欧盟峰会面临“摊牌时刻”。美联社称,2月1日举行的峰会是欧盟就援助乌克兰方案达成一致的“最后机会”,欧盟领导人们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就是阻止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这一方案投下反对票。 2月1日,欧盟峰会召开的当天,欧盟总部被上千辆拖拉机围困。 抗议农民 克里斯汀娜:...

铁甲驰骋山野间——第七十四集团军某旅实战化演练影像

部队向作战地域开进。 粤北山区,枪炮轰鸣。近日,第74集团军某旅一场实战化演练展开,检验部队多路开进、临机指挥、快速突击等作战能力。 演练开始,侦察分队利用无人机临空侦察、抵近侦察等手段,及时获取目标信息。与此同时,破障分队在烟幕掩护下采取多种方式清除沿途障碍,为...

英媒:反攻不力令乌克兰人沮丧

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8月20日报道,乌克兰的反攻进度令人失望,这在几个星期以来成为国际媒体头条关注的焦点。 报道称,阿纳斯塔西娅·扎穆拉对进展缓慢有更加真切的感受。她是“花朵”组织的联合创始人。该组织是一个全部由女性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对乌克兰前线部队提供支持...

军营观察丨战场上,做一颗会思考的“子弹”

一名狙击手和他的11本“狙击笔记” ■记者 黄昆仑 特约记者 童祖静 通讯员 吴晨伟 盛夏时节,细雨绵绵,雾气升腾,第72集团军某旅一场狙击手射击考核正在紧张进行。 飘忽的风向、昏暗的光线、高湿的空气,对射击带来较大影响。只见合成四营某连中士沈财生微调瞄准镜,迅速计算...

“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落幕

“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1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某训练基地落下帷幕。   7月15日,“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武警某训练基地闭幕。这是各参赛国代表步入现场。新华社发(徐伟摄)   此次竞赛坚持实战与竞技相结合,共设置4类12个课目,其中水上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