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多朵副院长为患者看诊
台海网8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达捷) 学的是临床医学,却“误打误撞”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从刚入行时对这份职业的迟疑彷徨,到后来的专注投入,再到现在发自肺腑的倾心热爱,厦门市仙岳医院副院长、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林多朵的经历,折射出了很多普通精神科医生的心路历程,反映出了他们真实的心声:精神科虽“小”,但现实意义很大。
精神医学虽“小众”但却不一般
在人们早期的印象当中,精神病院,是一个让人倍感惶恐的场所。“铁窗、铁锁、三重门”,精神科病房常被人们“脑补”出一幅凄惨的景象。2006年,刚从福建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林多朵来求职时,脑海中出现的也是这幅“被普及过的情景”,内心深处五味杂陈。
“当时这个学科在全国都算是比较冷门的,精神科医生也不太被大众所接受。”林多朵笑言,“出去和朋友吃饭时,人家问是干啥的,只敢含糊地回答是当医生的,具体是哪一科,很少主动提及。”
“精神疾病因为其特殊性,对医生、患者、家属都是‘不一般’的考验。早期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症状都比较重,很多人都是被动治疗,在家属眼中如‘烫手山芋’。”林多朵毫不讳言地说,“那时的治疗方式也比较单一,以药物治疗为主,副作用大,长期服药患者会产生迟钝呆滞、反应迟缓等症状,治疗的周期漫长,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毅力,别说患者,哪怕是医生也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和职业倦怠。”
挽救一个精神病人,等于挽救一个家庭
到了仙岳医院后,林多朵逐渐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其实在治病救人上,精神科医生非常重要,挽救一个精神病人,不仅是挽救了其本人,还等于挽救了一个家庭,甚至有时候还能有效地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和导报记者分享了一个案例:有一对上班族夫妻,儿子小林(化名)20岁时,得了重性精神疾病。每次发病,四处乱跑。有一回,他一个人跑到海边,独自在沙滩上坐了一天两夜,幸好被一位边防民警发现,这才送了回来。林多朵说,夫妻二人当时带着儿子来找他治疗,提到儿子发病时经常走丢的无奈,父亲曾打趣地表示:“等以后我们退休了,就去鼓浪屿租一套房,这样儿子走丢的范围就仅限于1.88平方公里,很快就能找回来了。”这句话很无奈也很心酸,也是在那一刻,林多朵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的重要性。在他的指导下,经过药物、心理、物理等全方位的治疗后,小林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近20年时间里都没有因为发病而乱跑走丢。夫妻二人也安心工作直到顺利退休。
前段时间,他们带着儿子来找林多朵复诊时,感慨万千:“多亏仙岳医院,更庆幸遇上了您,才能让我们这20年来无后顾之忧上好班。现在我们不用去鼓浪屿租房了,还想到全国各地去走走。”
久而久之,林多朵开始喜欢上这份职业。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精神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国家政策及科研资源对精神病学的倾斜力度也在逐年加大,精神科职业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他自信地笑了:“现在出去,人家问从事什么工作时,我都会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
跟踪、学习、实践新技术助高龄老人快乐重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神疾病诊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包括新型药物、心理行为疗法、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中医药疗法等新疗法不断涌现,林多朵副院长经常带领大家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疗法。特别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采用全麻和肌松的方法进行,对于抑郁、自伤自杀行为、缄默、兴奋、冲动等症状具有较好疗效。
83岁的郑爷爷(化名)曾经是一名重度的抑郁症患者,10多年的时间里他都“郁郁寡欢”,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找不到任何价值,晚年的人生就在虚度光阴,坐吃等死中煎熬地活着。林多朵为郑爷爷做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奇迹发生了:电流刺激大脑神经元,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状态,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进而改善认知功能,让郑爷爷原来闷闷不乐的心情变得心旷神怡起来。现在的他,心态积极向上,不但经常去打乒乓球,这几日还前往广东旅游,时不时给林多朵分享旅途拍摄的美景。
从个体到社会他用责任诠释医者大爱
从医师到副主任医师,再到现在的副院长,随着身份的转变,林多朵对患者的关注点也从个体拓展到了社会层面。他认为,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人们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科学防治精神疾病很重要。为推动大家重新认识精神疾病、重视精神心理问题,林多朵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同时作为农工党厦门市委青工委主任,时刻牢记肩上的社会责任,经常带领大家深入调研,撰写不少关于“精神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今年上半年,他在参加市委党校春季中青班学习期间,和调研组成员共同完成的调研报告《关于推动厦门市心理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示。目前,他还在积极促进厦门市心理健康中心的落地,希望将来能举办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厦门民众对心理健康的科学正确认知。
近20年深耕精神医学领域,林多朵副院长始于误入,行于深耕,忠于热爱。未来之路,他将用责任与担当继续诠释医者大爱,继续帮助成千上万的精神疾病患者走出疾病的阴霾,重见生活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