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保护闽南文化 厦门划定重点区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厦门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保护闽南文化 厦门划定重点区域

《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规划》发布

闽南文化重点区域

●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三处历史文化街区:鼓浪屿、中山路、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

●两处历史街区:厦港、同安旧城历史街区

●五处传统村落: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集美区城内村、同安区白交祠村、翔安区金柄村、翔安区云头村

●七处历史地段:沧江古街古厝、新垵闽南红砖、丙洲村闽南红砖、马巷古镇、刘五店古渡老街、田墘闽南红砖、吕塘传统民居历史地段

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近日,厦门发布了《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明确细化闽南文化的保护对象、范围和措施,致力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中心城市、国际闽南文化旅游名城”,将为各区后续编制相关保护方案及社会各界开展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相关工作提供专业指引。

据介绍,厦门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三个建设城市之一,多年坚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努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环境保护,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提出编制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项规划规定,并由市文化主管部门会同市资源规划等主管部门研究编制。此后,经过充分调研政策法规、全面梳理资源现状、广泛征求部门意见、专项征求相关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群意见,《规划》最终研究通过,并公布实施。

梳理资源现状

明确闽南文化保护对象范围

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通过对厦门市闽南文化资源现状梳理,进一步明确了闽南文化的保护对象和范围。“按照国家规定,坚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规划》首先将110个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170多名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纳入保护对象。”该负责人说,《规划》还将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文物古迹、闽南红砖建筑、厦门装饰风格、嘉庚建筑,承载历史记忆的老字号以及侨批档案、族谱、家族文书档案等闽南记忆遗产作为保护对象,推动闽南文化由“日用而不知”转变为实现保护对象“实体化”,进而提高闽南文化保护对象的能见度和保护范围的可操作性。

《规划》还致力于统筹城市建设和闽南文化保护,衔接城乡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划定若干闽南文化重点区域。其中,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三处历史文化街区(鼓浪屿、中山路、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两处历史街区(厦港、同安旧城历史街区)以及五处传统村落(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集美区城内村、同安区白交祠村、翔安区金柄村、翔安区云头村)、七处历史地段(沧江古街古厝、新垵闽南红砖、丙洲村闽南红砖、马巷古镇、刘五店古渡老街、田墘闽南红砖、吕塘传统民居历史地段)以及人类非遗代表作送王船传承点。该负责人说,这些重点区域将由各区人民政府按照《规划》要求,制定重点区域保护方案并实施保护,进而保留和构建闽南文化空间和重点区域整体文化环境。

坚持创新融合

提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策略

《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新时代,还创新提出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建议。

据介绍,为凸显厦门闽南文化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实质,《规划》建议加强闽南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整理厦门闽南文化相关资料库和数据库。《规划》建议将厦门闽南文化融入厦门教育的各阶段、各类国民教育体系,并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活动。《规划》建议加强对体现厦门闽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历史风貌、古地名等厦门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鼓励闽南文化的文艺创作,加强对南音、高甲戏、歌仔戏、讲古、答嘴鼓等厦门闽南地方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创作的支持。《规划》重视引导将厦门闽南文化融入当代城市生活,鼓励支持城乡建设保留和体现本地特色,振兴传统节日习俗,活化利用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商文旅体融合,推动“非遗在社区”工作。《规划》重视发挥媒体、公共文化场馆等宣传文化的力量,鼓励创新表达方式,促进厦门闽南文化宣传普及与感知,增强新老厦门人及游客对厦门闽南文化的认同感。《规划》还重视推动闽南文化交流,建议充分运用各种平台展示和交流闽南文化,支持闽南文化的区域内交流合作、对台交流、对外国际传播与交流。(来源:厦门日报 记者 邬秀君

相关新闻
开漳圣王文化纪行:固始探源

“到了固始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我们内心充满喜悦。”从固始探源回来的福建省漳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张长水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漳州与固始关系源远流长,一路走来倍感亲切。”   7月30日至8月2日,漳州市“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调研采访团走进河南...

海丝泉州走进千岛之国|闽南文化走进印尼 文化碰撞交融引热议

台海网7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 通讯员 许锦龙)7月11-14日,“海丝泉州走进千岛之国”活动在印尼雅加达成功举行。活动期间,举办方通过恳谈会、专程访谈等形式,与当地各界深入交流、互动,其中谈论最多的是闽南与印尼多元文化交融等现象。 海丝泉州走进千岛之国活动开幕式...

百余名两岸师生在福建用影像记录闽南文化

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2024)暨短视频创作营9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开幕。来自台湾艺术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淡江大学、金门大学、华侨大学等两岸19所高校的130位青年师生将在未来7天的时间里,在厦门、泉州用影像记录中华文化。   本次活动以“家的影像 心的连接”为主题,两岸青年大学生将听取专家报告,探访厦门影视产业基地和MCN机构,考察大陆影视及网络...

两岸130位青年师生在福建用影像记录闽南文化

新华社厦门7月9日电(记者付敏)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2024)暨短视频创作营9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开幕。来自台湾艺术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淡江大学、金门大学、华侨大学等两岸19所高校的130位青年师生将在未来7天的时间里,在厦门、泉州用影像记录中华文化。   本次活动以“家的影像 心的连接”为主题,两岸青年大学生将听取专家报告,探访厦门影视产业基地...

百余名两岸师生在福建用影像记录闽南文化

新华社厦门7月9日电 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2024)暨短视频创作营9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开幕。来自台湾艺术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淡江大学、金门大学、华侨大学等两岸19所高校的130位青年师生将在未来7天的时间里,在厦门、泉州用影像记录中华文化。   本次活动以“家的影像 心的连接”为主题,两岸青年大学生将听取专家报告,探访厦门影视产业基地和MCN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