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国产心脏机器人完成 “活心微创 ”

搭载进口器械在厦心完成高难度微创手术,为全球首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李方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厦心王焱教授在手术间外操纵机器人手术

  台海网5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刘云芳文/图)5月20日、22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再创全球之先,使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系统搭载进口器械,成功为两名高危复杂的患者微创修复受损的瓣膜。

  据介绍,此次完成的两例手术患者均为高龄,病情危重复杂,其中85岁的黄阿婆身高160厘米,体重仅37公斤,长期受二尖瓣重度反流困扰,辗转多地求医,生命已极度垂危。术中,厦心王焱教授坐在手术间外操作着摇杆控制台,控制着机器人在手术室内忙碌,仅29分钟,就在患者跳动的心脏上微创修复了受损的二尖瓣。第二天,黄阿婆便能下地行走,现已顺利出院。王焱教授介绍:“此次手术的两名患者一位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另一位是退行性二尖瓣反流。两种疾病发病机理不同,患者的二尖瓣解剖特点也不同。”

  据悉,这套心脏手术机器人为厦心和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历时一年多共同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23年底在厦心完成全球首次运用,当时搭载的是国产器械。此次机器人系统搭载的则是目前全球唯一拿到欧洲CE认证和美国FDA双认证、且使用数量最多的进口二尖瓣钳夹系统。手术的成功开展,反映出心脏机器人有很强的器械适配性,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对进一步拓宽系统的适用人群,造福更多患者意义重大。

  两场手术同步向远在欧洲的国际著名心脏专家莫里奇奥·塔拉玛索等线上直播,机器人系统的创新性、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受到国际专家的高度肯定,他们赞叹:“即使是这么具有挑战性的疑难复杂心脏微创手术,机器人同样表现出完美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机器人在临床手术、远程医疗和专业医生的培训上将大有所为。”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正快速攀升,估算我国现有患者2500万。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厦心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在全国率先开展经导管微创瓣膜介入手术,牵头和参与了多项全国多中心创新瓣膜介入器械的临床试验,并完成多个全国、全球首例人体植入,其中在二尖瓣、三尖瓣介入领域手术量处于全国领先,积累了丰富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辅助治疗在该领域的突破发展。

相关新闻
厦心获评最高等级

台海网2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刘云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公布2022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结果,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获评“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为目前全国颁布通过的最高等级。   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标准是由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用于...

规划床位300张 厦心二期项目动工

▲厦心二期项目(效果图) ▲开工现场 ◆病房(效果图)   台海网1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高树灼 刘云芳 文/图) 2024年1月7日上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二期项目(国家心血管医学研究分中心项目)正式动工,项目总建筑面积8.56万平方米,规划...

国产操作系统生态步入爆发期 应用领域向垂直行业深入拓展

日前举办的2023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暨统信UOS(中文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大会公布数据显示,中文国产操作系统软硬件生态适配数突破5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400%,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已步入爆发成长期。   “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是保障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要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生态系统,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其中,共同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国工程院...

国产首台超大型盾构机用主轴承成功通过专家组评审

钱七虎院士(左一)等为国产首台超大型盾构机用主轴承揭牌。 中交天和供图   中新网苏州6月10日电 (记者 钟升)记者10日从位于苏州常熟市的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获悉,其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研制的国产首台超大型盾构机用主轴承“破壁者”,已于此前一日通过了由钱七虎、李...

国产“水果之王”,来了!爱了爱了!

六月份是榴莲成熟的季节,被誉为“水果之王”的榴莲在海南实现规模化种植后,首批国产榴莲预计将在本月上市。 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榴莲种植基地,不少榴莲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膨果期。针对榴莲生长周期长、对环境要求高的特点,海南在引进种植过程中,不断摸索试验,总结出了喷滴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