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解析厦门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做法(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厦门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创新引领

利用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厦门同安,是全国六大龙眼产区之一,这里种植的“同安凤梨穗”龙眼是厦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它们一穗穗抱团结果,给人带来凤梨香甜的口感。

厦门绿帝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同安的3000亩桂圆有机生态示范种植园里,一棵棵龙眼树刚刚挂果,再过几个月,枝头将挂满丰收的果实。

成熟后的龙眼烘干后,将被送到绿帝位于同安工业集中区的生产车间,经过筛选、包装等作业,一包包“同安凤梨穗”龙眼干被运往全国各地。

“‘同安凤梨穗’龙眼是厦门的名果,我们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全产业链发展。”厦门绿帝食品有限公司保障部经理王维河说。

多年来,绿帝打好特色优势牌,不断投入龙眼的研发和精深加工,联合多所大学和食品研发专业机构共同研发了40多种龙眼衍生品,并取得多项龙眼发明专利,带动龙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大食物观为我们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指明了方向。”王维河说,独特的农业资源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业产区,绿帝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持源头、原味、原生态的理念,生产菌菇、果蔬、海产、杂粮、坚果等五大类农产品,希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又安心的产品。

气候宜人,山海相连。结合区域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等因素,厦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全方位、多途径利用优势资源,不断推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逐渐形成了胡萝卜、紫长茄、马铃薯、葱蒜和甘蓝等蔬菜特色品牌产品,并衍生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加工品牌。

金柄村的手工面线、大宅村的火龙果、东寮社区的豆干、桂林村的蒜蓉枝、古宅村的大蒜、顶村村的茭白、乌山村的青葱……在广袤的乡野间,从山海间走来的特色农产品、特色水果、特色食品、特色种苗等,让大食物观变得丰富而具体。

在王伟文看来,厦门人均耕地面积少,写好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这篇文章,是坚持大食物观的必然要求。据悉,为做大做优做强“土特产”,厦门精心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截至目前,厦门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25个,其中,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厦”字号土特产从田间地头走向各地,走进厨房,走向海内外市场。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习近平: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民以食为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

厦门发布城市级基建工程产业互联平台

台海网5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查小丽)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下,厦门市作为智能建造首批试点城市,正积极推动智能建造与产业互联的深度融合。5月10日,以“可信互联·智建未来”为主题的智能建造产业互联高峰论坛在厦门举办,并发布了城市级基建工程产业互联平台。这一平台的...

福建的这项实践探索,吸引了全国目光

14日 多家央媒再次聚焦福建! 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经济日报、中国日报 继续关注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的成效 一起来看—— 人民日报 5月14日,人民日报要闻2版刊发《福建加快建设“蓝色粮仓” 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福建“向海洋要食物”的积极探索。 央视《新闻联播...

天天学习|“大食物”托起“小幸福”

|天天学习|一蔬一饭,人间至味。 诱人的肉片、美味的鱼虾、鲜美的菌菇、翠绿的蔬菜、丰盛的水果……餐桌上丰富的“海陆空”美食,映射着美好生活。 咫尺餐桌,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的牵挂。 他常常提及一个观念——“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