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五次全市第一!厦门湖里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再获上级点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日前,厦门市营商办公布2023年对全市各区的营商环境绩效考核结果,湖里区营商环境考核得分在全市六区中排名第一。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湖里区营商环境在市对区考核中,第五次排名全市各区第一。

荣誉背后,法治的力量不可忽视。湖里区营商办的考核通报中,充分肯定了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以下称湖里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做出的贡献。近年来,湖里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纵深发展。

持之以恒,提高工作站位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湖里法院党组坚持理念先行,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分析具体问题,逐项研究举措,将“走出去、请进来、提指标、优服务”作为湖里法院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

同时,湖里法院院党组坚持需求导向,每年坚持带队走访调研企业、律所等市场主体,2023年将《市场主体经济性质视角下执行合同满意度提升路径研究》作为党组重点调研课题,向134家企业调研问计,出台《关于服务保障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实施精准司法保障。该课题获评2023年度厦门法院优秀党组重点调研课题。

零距离了解司法需求,于沟通中寻求理解认同。在市对区营商环境绩效考核中专项考核“法院服务满意度”的2022年,湖里法院得分位居基层法院第一。

多措并举,强化司法担当

审执工作好不好,质效指标是晴雨表。湖里法院牢牢抓住“买卖合同”纠纷办理质效一重点,回应好企业对于“效率”的需求和期待,坚持买卖合同纠纷全流程“集中+优先”审理模式,从严把好“审限扣延”关,强化管控流程关键节点,案件审理天数大幅优化,买卖合同纠纷长期未结案件清零。

2023年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案件平均用时同比缩短58.08%,上诉案件平均移送天数同比缩短31.01%,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同比缩短27.93%,实际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21.75%。

增效的前提必然是提质。相对于显性的效率指标,如何提升相对隐性的质量指标?

湖里法院一方面加强审判管理,强化案件评查和发改评析工作,完善“四类案件”监管、案件阅核等机制,加强条线沟通交流,统一裁判尺度,不断提升涉企案件质量。另一方面,法官们通过一件又一件案件的公正办理,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安心生产经营的基础。湖里法院通过巡回审判、普法直播、编写司法指引等多种方式,将法律送到企业和劳动者身边,用司法智慧在企业发展壮大和劳动者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做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发出全市首份支持知识产权行为保全裁定书,严厉打击侵害商标权行为,守护商誉。与多家单位共同签订《关于强化湖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协议》,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并围绕网络直播、游戏产业等知识密集型和新业态领域发布典型案件,共同构筑保护创新创造的“护城河”。

在执行工作中,统筹考虑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保障和被执行人经营发展需求,依法审慎采用查封、冻结等保全措施。大力推广当事人议价和定向询价,提高网络拍卖效率,为市场主体减费增效。对被执行企业建立自动履行“红名单”、积极履行“白名单”、严重失信“黑名单”,根据不同情形给予正向激励或调整相应的执行措施。

延伸服务,优化司法供给

为什么一家民营租车公司会产生如此大量的车辆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企业是否存在经管风险隐忧?

问题的发现源自审判工作中。针对近年来某租车公司同类案件高发的情况,湖里法院简易案件审判庭通过调研分析,向企业提出强化承租人身份资格审查、加强电子合同签订过程存证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企业高度重视,根据司法建议落实整改,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在后续回访中,法官们欣喜地得知不仅同类纠纷大幅减少,企业的业务发展也更加欣欣向荣。

除了个案类司法建议外,针对类案和综合治理方面提出的司法建议更能发挥源头治理作用。

“企业的执行案件已经执行完毕,为什么还是会影响企业贷款审批?在网络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中还是显示为被执行人?”针对这些企业反映的痛点问题,湖里法院以企业执行信息信用修复为抓手,向“某某查”平台以及金融监管机构提出及时更新涉执案件数据、规范信息来源渠道等建议,破除企业因执行信息更新滞后导致的贷款难题,保障经营资金流通,真正让法治成为惠企助企的“定心丸”,相关司法建议获厦门法院2023年度优秀司法建议。

司法建议“小切口”,书写的是为民司法的“大文章”。近年来,湖里法院围绕共性和突出问题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发送司法建议28份,反馈率达96.43%,同比上升49.76个百分点。

“文来文往”之余,更要“人来人往”。湖里法院对接区企业服务中心,派出法官助理担任企业服务专员,法官深入企业园区进行直播普法,并开展判后回访和答疑。

面对涉企案件高发态势,如何利用社会合力,以协作带动源头解纷?湖里法院给出了做大解纷“朋友圈”的解答。

目前,湖里法院共聘任29家调解组织为特邀调解组织、8名个人为特邀调解员参与多元协同解纷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23年以来经委派、委托调解成功3222件,同比大幅上升83.69%。

案件能够反映社会矛盾汇聚态势。湖里法院从诉前、诉中、执行全流程中不断分析研判,分析了金融、民间借贷等6大纠纷高发重点领域问题,提出“一案一治理”诉源治理举措向区委报告,主动靠前开展工作,努力向“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目标迈进。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湖里法院一直在路上。(陈万颖)

来源:人民网

相关新闻
莆田涵江:一季度“四新”经济市场主体高速增长

5月6日,笔者从莆田涵江区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3月31日,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万户,达110474户。今年一季度,全区新增市场主体6792户,同比增长48.01%。其中,新增的6566户市场主体主要是“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业者,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同比增长82.35%,带动该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5月6日,主营软件开发的福建印...

优化营商环境 泉州再推出166项创新举措

台海网4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福敬) 4月29日,泉州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发布了《泉州市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聚力打造“泉心泉意”品牌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2025年)》。 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将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在营商环境“省考”中,连续两年获评福建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满意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泉...

泉州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指标蝉联全省第一

日前,省发改委发布2023年省营商环境监测结果,泉州市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指标排名全省第一。这也是泉州市该指标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2023年以来,市财政局紧扣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目标任务,深入贯彻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以惠企、利企、便企为导向,夯实基础优服务,创新举措提效率,全力构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更加透明、廉洁、高效...

漳州市营商环境综合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三

日前,福建省营商环境监测督导平台公布了2023年全省各地市营商环境监测督导综合指数,漳州市综合指数为95.26,位列标杆档次,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三。 去年以来,漳州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一流目标,开展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推动全市经济...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丨长三角何以成为营商“优选”?

“一年能少跑3万多公里,省下800多个小时。”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罗逸平计算出长三角跨省办税开通后,帮她省时省力的“账”。这家总部位于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公司,在长三角区域线上办理的外经证缴税一年就有80多笔。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