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湖泊治理千头万绪,该从哪儿抓起?
1988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这5个方面,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念。
针对治湖资金难题,会议明确“市财政今明两年每年拨1000万元”。当年的1000万是笔大资金,相当于厦门一年基建投入的1/10,比之前十几年的投入总和还多。
但当时厦门刚成立经济特区,建设资金紧张,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花。花钱治污,值吗?
这笔钱要不要拿、怎么拿,讨论时出现了不同声音。习近平当时分管财政,很支持治污工作,最后批下了这笔钱。
3年攻坚,筼筜湖完成第一期综合治理,实现了“湖水基本不臭”的目标。1991年12月,随着味精厂最后一股污水纳入管网,仅仅一周后,筼筜湖的水质明显好转。转过年来,筼筜湖上迎来一场久违的龙舟赛,锣鼓震天,人山人海,厦门人熟悉的筼筜湖又回来了。
筼筜夜色。(图源:人民日报)
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蹚出了路子。此后30多年,厦门持续推进筼筜湖治理,一任接着一任干,管总的依然是“20字方针”。以筼筜湖为原点,厦门市生态修复逐渐从河湖向海洋拓展,开启了从“海域”到“全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
现在,筼筜湖片区“腾笼换鸟”,引进大批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企业,成为厦门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生态优势成了发展优势,充分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