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厦门将加快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力争到2025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环岛快速路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同时,将差异化推进各类小区充电桩建设,鼓励“邻近车位共享”和“多车一桩”等新模式。日前,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电动厦门”发展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加快高速公路、环岛道路快充网络有序覆盖。在厦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环岛道路,加快快充站、换电站建设布局,实现全域快速交通主骨架和充换电网络融合协同,其中在环岛旅游公路先行推进完善。力争到2025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环岛快速路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
规划表示,根据厦门区域特点、人口分布的具体情况,合理优化岛内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配套车型实施分类建设、分步推进,做到“站尽其用”。
规划提出,厦门将完善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推进机制,探索推广小区充电桩“联网通办”模式。根据老旧小区、次新小区、新建小区对小区进行分类。新建小区严格落实充电桩配建要求,老旧小区则以小区改造和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快推进电网扩容、停车位划定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还将推进小区多用户统一申请、电网部门统一建设、第三方单位统一运营维护的有序充电和“统建统营”商业模式,在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规范性。探索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鼓励“邻近车位共享”和“多车一桩”等新模式,更高效利用小区内充电基础设施,缓解老旧小区、次新小区充电桩不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