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昨天,由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在厦门开幕。作为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厦门市政府在昨晚举办了“一鹭同行 共建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主题专场推介活动。
18个重量级项目签约 计划总投资228亿元
当前,厦门新能源及相关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元,成为对厦门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电集团、ABB、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在厦均有重大项目。推介会上,厦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孙建辉介绍了厦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和优势、目标和布局、重点和举措,并诚邀各方共建“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按照厦门“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的规划,厦门新能源产业将在新能源电池、新型电力装备、数字电网、氢能等四大发展领域重点发力,打造全球新能源电池总部研发和高端制造基地、全球领先的新型电力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电网数字化技术高地、国际氢能技术和高端装备输出中心,至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将实现翻番。
导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期间,共有18个重量级新能源合作项目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28亿元。除厦门市政府与中电联、中国华能、中国能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外,还有15个能源电力项目也落户厦门。市发改委表示,这批签约项目与厦门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高度契合,具有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等特点。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在厦建立施耐德电气减碳数字化创新示范基地,在绿色低碳园区、能源数字化转型与应用、绿色低碳电力设备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安能物流、时代骐骥、宜车时代、主线科技新能源换电重卡项目,首年首批计划采购5000台换电重卡,3年采购10万台换电重卡。
厦门已构建两条新能源产业“优势链”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厦门围绕新能源领域引培并重、招精引优,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新能源电池、新型电力系统2条新能源产业“优势链”已名声在外。
据市发改委介绍,在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今年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海辰储能三家企业合计产值预计300亿元,到2025年,厦门新能源电池总规划产能达340GWh,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之一。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方面,厦门电力电器规模居全国输配电领域前十,是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最大中低压开关制造基地之一。其中,国网厦门投资223个项目,亿力吉奥是能源行业最大的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商,ABB在厦建有全球最大创新与制造基地,施耐德电气落地全球领先的制造基地和创新研发力量,宏发股份是全球最大的电力继电器供应商,士兰集科正建设年产30万片的IGBT产线,瀚天天成碳化硅半导体纯外延晶片全球领先,清源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光伏+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
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厦门加快建设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