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光等两岸嘉宾与入驻海峡导报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的台企台青交流
▲马晓光参观海峡导报社两岸交流品牌活动展示宣传墙
台海网8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文 沈威/图)构建两岸青年共融、共建、共创、共成长的大平台,昨日上午,海峡导报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在海峡导报育秀中心正式揭牌启用。海峡书院发展座谈会同期举行。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马晓光出席并致辞。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台商协会会长韩萤焕,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见闻,厦门市委台港澳办副主任林彰平,厦门书院协会会长方均泽,台湾导报社社长林文雄,台湾著名书法家、海峡书院顾问曹原彰,台湾杰出农民协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彭志宏,中华台闽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协会执行董事长张忠成,台青代表、厦门爱尔营管理公司总经理黄光圣,海峡导报社社长林世雄、总编辑陈创业,思明区委办、区委台港澳办、筼筜街道,集美区委台港澳办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台企台青代表等出席了活动,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作为全国唯一以对台宣传为特色的都市生活报,海峡导报创刊24年来在对台新闻宣传、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中,先后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力的宣传平台和活动品牌,在两岸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晓光在林世雄等人的陪同下,观看了海峡导报社两岸交流品牌活动的展示宣传墙,走访调研了海峡导报社倾力打造的“海峡书院”等实践平台。
随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马晓光、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见闻、厦门市委台港澳办副主任林彰平、海峡导报社社长林世雄共同为海峡导报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揭牌。
寄 语
让更多台胞来大陆厚植共同利益
马晓光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
海峡导报一直是两岸新闻交流和对台传播的重要载体。20多年来,海峡导报积极投身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为台湾青年来厦门、来福建求学就业、创新创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希望海峡导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台办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台湾团队精诚合作,做大做强两岸融合发展的青创空间平台,把两岸融合发展和给予广大台胞同等待遇的政策充分用好,让更多台湾同胞来大陆厚植共同利益,促进心灵契合,携手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力量和贡献。
激发台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韩萤焕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台商协会会长
当前,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台利民措施,希望进一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让两岸之间的民间交流更加兴旺。
如今,台青创基地在厦门乃至福建多地的发展势头良好。今天,海峡导报搭建了“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平台,这对广大台青、台商来说,是一件利好的大实事大好事,必将激发台湾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台青台商参与,让两岸的年轻人在交流过程中促进中华文化认同,从而推动两岸更快更好地融合发展。
打造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生活新空间
林世雄 海峡导报社社长
两岸融合发展,媒体先试先行。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近年来,福建着力先行先试,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作为全国唯一以对台宣传为特色的都市生活报,海峡导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4年来,海峡导报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中,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今天,海峡导报打造“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媒体先行先试的实践和探索,海峡导报争取将“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有利于两岸融合发展、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生活的新空间。海峡导报将全力以赴,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贡献导报力量。
探访
服务台青创业 加速引导两岸青年融合
据悉,海峡导报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立足双创主旋律,打造两岸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融合发展空间,专注于打造两岸职业技能培训融合,依托福建省闽台乡建乡创陪护式服务开展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养,以互联网+新媒体人推展两岸民俗、文旅、青年交往联谊活动。同时,为创业者提供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
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不止孵化,还将带领两岸青年一起“加速跑”,并且拥有融合人才和掌握资源优势,透过技能培训服务,协助企业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为两岸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项目服务。
同时,青创空间依托海峡导报社强大的资源背书,拥有辐射海峡两岸,集报、刊、网、端、微等于一体的立体式新闻传媒平台,目前已有多名台青企业表示要入驻海峡导报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
作为首家入驻空间的台企,台青代表、厦门爱尔营管理公司总经理黄光圣介绍,爱尔营创客联盟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吸纳了来自台湾各行业的创业导师,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投资人、创业导师、行业专家等。目前,联盟辅导的台青企业,已在漳州、龙岩等地服务并运营多个乡村陪护基地,带领10个台青团队在研学、乡村振兴、直播带货、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上发展。
黄光圣表示,海峡导报为两岸融合搭桥铺路,为台青创业需求发声,希望更多台青可以在海峡导报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发展成长,加速引导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论坛
两岸专家聚集 为海峡书院发展贡献金点子
昨日上午,海峡书院发展座谈会同期举行。厦门书院协会会长方均泽,台湾著名书法家、海峡书院顾问曹原彰,海峡导报社社长林世雄,海峡书院院长麦子等两岸专家学者、媒体人聚集一堂,共谋未来,为海峡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金点子。
林世雄表示,海峡书院旨在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华人互动交流,增进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自信与共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海峡导报社策划创办海峡书院这样的项目,也是媒体转型、产业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发挥四大优势与各界合作
海峡书院院长麦子表示,海峡书院秉承“研究研讨、培训培养、创新创作、展示展览、交流交易”的办院纲领,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形成了四个优势:其一,对台交流的优势;其二,媒体宣传优势;三,课程多样化、融合化、时代化的优势;其四,资源深厚、影响力深远的优势。
自正式运营以来,海峡书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大力研发、推出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与时俱进的特色课程,举办各种各样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海峡书院大胆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各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目前,已在全国开办四家书院。未来,将在两岸产业融合、助力各区域分院当地的文化和实业发展方面发挥书院的特有功能,如武夷山分院可以扣紧茶道、茶文化,助力茶产业发展,并带动文旅产业提升;而接下来要开办的泉州一个区域分院,可结合当地传承千年的雕艺产业,助力整个行业的传承与发展。
走好产业融合的路线
“厦门的书院遍地开花,层出不穷。书院要发展,一定要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厦门书院协会会长方均泽表示,海峡书院除了要大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华人互动交流,更要走好产业融合的路线,推动文化和产业融合。各个分院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分院的产业融合亮点,在两岸产业融合、助力各区域分院当地的文化和实业发展方面发力,比如扣紧茶道、茶文化,助力茶产业发展,带动文旅产业提升,结合雕艺产业,助力整个行业传承与发展等,这都是非常好的思路和模式。“这两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海峡书院的发展,也注意到海峡书院在办院方向上的坚持,以及在运营模式方面所作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乐见其成。”方均泽说。
海峡书院要尽快“网”化
海峡书院要打好“海峡牌”,做好海峡两岸文化传承的文章,也要注意发挥主办单位的优势,把媒体传播的优势融入到办院以及促进实业发展的工作中去,让海峡书院走得更快更好一些。
台湾著名书法家、海峡书院顾问曹原彰说,他两年前就了解到,海峡书院计划在海内外开设108家分院,短短两年不到,就已经正式揭牌了四家分院,还推出了海峡书院功夫团,马上又要推出海峡书院社区篮球俱乐部等,也开展了许多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这些都非常好,还要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把媒体的优势展现出来。眼下,海峡书院亟需搭建新媒体运营平台,构建海峡书院的网络传播体系,更加高效直接地传播海峡书院的资讯,让海峡书院的触角更快触达全世界华人的角落,真正扩大海峡书院的影响力。
海峡书院发展进程
海峡书院是国台办批准、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改办支持的海峡两岸重点文化交流项目,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海峡导报社主办,总部设于厦门市,于2021年12月挂牌成立。
2022年6月,海峡导报社与厦门莲花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擘画在海内外创办108家海峡书院分院的宏伟蓝图,推动海峡书院的事业发展。
2022年10月8日,海峡书院武夷分院在南平市武夷山正式揭牌,标志着海峡书院自创办以来设立的第一家分院开始营运,于自身发展之外,助力武夷山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2年11月14日,海峡书院集美分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海峡书院开设的第二家分院,旨在挖掘集美的历史文化资源,助力该地区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3年6月,汕头市海峡书院成立,在汕头市妈屿这个拥有深厚两岸共有的妈祖信仰基础的岛屿上,策划举办通过民间信仰增进两岸文化认同的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