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厦门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西晨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我市近日印发《厦门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包含7项主要任务26条措施。记者获悉,到2025年,厦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保持95%以上,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5%,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5%以上,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达98%以上。

  《方案》的建设时间为2023年7月起至2025年12月,2025年后持续推进。

  按照《方案》,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厦门模式”,新建垃圾分类屋(亭)200个。厦门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建立智慧化垃圾投放体系;制定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推动居民广泛参与垃圾资源回收活动,引进智能回收箱,推进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建设。

  厦门将健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以上,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保持全国领先。

  厦门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态园建设。到2025年,垃圾处理能力达725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保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方案》提出,厦门鼓励推广使用环保可降解替代产品,推广使用纸质包装代替塑料包装,积极响应“以竹代塑”倡议。到2025年,各类展会活动、A级旅游景区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在全市星级酒店和饭店推行不主动提供“六小件”等一次性用品。

  同时,厦门将做好净菜和白条鸡、鸭上市,推行大型批发市场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倡导“光盘行动”。推行机关无纸化办公、鼓励使用再生纸制品、不使用一次性水杯。深化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景区、环境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开展生活领域各类“无废城市细胞”建设。

  此外,到2025年,厦门将打造一批无废餐饮、无废码头、无废邮轮、无废机关、无废校园、无废景区、无废社区、无废教育基地等。

  根据《方案》,厦门还将推动厦金海漂垃圾协同治理,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机制,推进厦门湾生态保护修复。完善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生态环保共治共保共享机制,推进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5市区域固废危废处理处置能力共享、联动交叉执法等工作,实现危险废物转移信息互通。(来源:海西晨报 记者 叶子申)

相关新闻
时尚有趣 垃圾分类知识深入脑海!2023年厦门市绿海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夏令营活动干货满满

台海网7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2023年厦门市绿海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夏令营7月12日-13日顺利开营。来自厦门六区约300名师生,在为期2天的夏令营活动中,通过绿海鸥大课堂、趣味运动会、环卫基地探秘、科普馆参观等形式,进一步激发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树立低碳生活...

漳州:业主混投垃圾将在小区曝光

台海网6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雄敏 通讯员 曾思妍)近日,漳州市出台《漳州市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本月起,对漳州中心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各物业小区厨余垃圾采用基准收运方式,确保厨余垃圾收集量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20%以上。 物业设立曝光台混投业主将被曝光   根据《方案》,物业小区将设立垃圾分类曝光台,对混...

厦门:扔垃圾还能换钱 智能回收让垃圾变废为宝

如今,垃圾分类已经逐渐融入厦门市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我市的一些社区还引进了第三方机构的智能回收设备,不仅为垃圾变废为宝提供了新渠道,还潜移默化地让市民们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君悦山小区,居民们正在参与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只要答对,就能领取奖品。而这些奖品也十分特别,都是由一旁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制作而成的。 爱分类厦门...

福州有了两个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基地

27日,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在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的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推选宣传活动中,全国共有150个设施(场馆、场地)被推选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福州2个基地榜上有名,分别是福州市红庙岭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展示馆、福州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南湖公园内)。 福州市红庙岭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展示馆生动展示了福州从根本上解...

漳州将严格落实垃圾“不分类不收运”规定

近日,漳州市启动物业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提升专项行动。行动自6月1日起,将对中心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各物业小区的厨余垃圾采用基准收运方式,让每座垃圾屋投放的生活垃圾优先做到干湿分离、破袋投放,确保厨余垃圾收集量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例达20%以上。 据悉,此次行动出台了《漳州市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实施方案》,对物业企业、环境集团、各区政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