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 通讯员 周莹)日前,《厦门市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与优化港口通关环境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聚焦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升港航服务质效、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构建稳定透明口岸环境等五个方面,明确40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港口通关环境,助力港口高质量发展。
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是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的重心。方案强调,要持续推广“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应用,提升出口拼箱业务通关便利,同时加大对AEO认证企业服务力度,优化原产地管理,简化保税研发进口货物办理手续,提升综合保税区监管便利。此外,还将着力推动建立厦门空港货运全天候通关机制,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
在提升港航服务质效方面,方案提出,要促进前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开展中欧班列业务,完善多式联运“一单制”全链条服务环节,提升港口驳运支线服务便利,提升国际集装箱中转、口岸冷链物流、对台海运快件物流通道的服务能力,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出口货物监管模式,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数字化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方案明确,要加快打造厦门数字口岸平台,推进港口物流环节单证无纸化作业,推进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提升口岸人员通关信息化服务。此外,厦门市还将强化港航信息协同管理与运营效能,加强危险货物安全信息化风险管理,推进船舶作业数字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