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发《厦门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工作。
《方案》明确,我市将建立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高效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形成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环境,深化高水平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构建支撑城市创新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知识产权“大保护、大运用、大服务”运行机制,全面建成“对标国际、引领全国、支撑区域”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方案》立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造运用、服务环境、协同发展等四大板块,提出四大主要任务。例如,在构建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方面,《方案》提出,我市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等,完善“司法+行政+X”协同运作机制,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在促进高效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方面,我市将建设集专利应用场景、知识产权会展、交易为一体的“永不落幕”的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中心,探索创建两岸知识产权金融机构,深化知识产权产业赋能;在营造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环境方面,我市将集聚知识产权要素供给链群,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金砖创新基地服务体系,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此外,《方案》还设定了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等方面的多项预期性指标。
据了解,今年8月初,厦门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试点示范时限自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