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厦视新闻报道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足四篇文章、提速第三产业,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3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厦门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大家纷纷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崔永辉、庄稼汉、康涛、邓力平、黄文辉、杨国豪、陈家东等代表参加审议。
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如何做好做足这四篇文章呢?在省人大代表蔡锋看来,海洋经济里的滨海旅游业和文旅经济是相通的,海洋信息产业与数字经济是相通的,蓝碳、海洋能与绿色经济也是相通的,他建议以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为依托,各地市根据优势特色进行分工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做好做足四篇文章。例如,厦门可以依托海沧生物医药港,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
省人大代表 蔡锋:整个海洋生物医药是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做好以后它可以辐射全省,是很好的一个方向,要做的一些研发机构放在厦门。(此外)省市共同推进一系列平台,来围绕四个经济,好好把它做成。
去年11月,海丝中央法务区落地厦门,为加大现代法律服务业发展、提升我市法治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带来了新的机遇。省人大代表苏国强注意到,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更大的活力。对此,他十分赞同,建议要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海丝中央法务区,集聚更多优质资源,深化供给侧改革,努力为商事主体提供全周期、分领域、全流程的法治服务,全过程支撑和保障企业培育发展壮大,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省人大代表 苏国强:厦门要做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海丝中央法务区,围绕(商事主体)整个产品的产业链条的生命周期,打造一个法律服务产品细分领域的(平台),我个人认为海丝中央法务区的核心应该是在这里。
此外,代表们还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汇聚侨资侨力等提出意见建议。
省人大代表 程璇:闽籍的华侨华人对故乡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福建在新时期把“侨”牌打好,对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省人大代表 沈瑶:我建议在高等教育这块要加大建设力度,比如说集美大学在航海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类似农林大学,有一些福建自己特长的高校,怎么提升,让他们能够列入“双一流”大学,为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