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向党报告| 火炬高新区:奋力担当时代使命 杨帆启航全新征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元钦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厦门软件园二期


▲厦门科技创新园


◆巨龙信息党员在红色图书角交流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


◆厦门软件园二期党建联盟组织企业党员代表观看芭蕾剧《红色娘子军》


◆在厦门创新创业园,厦门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彭心安的《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使命》专题讲座


◆厦门火炬高新区

  台海网7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元钦 通讯员 管轩 李幼君)   穿过时间的河流,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最强音。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眺望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火炬高新区前行的每一步,都在厦门这片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上不断书写着崭新的传奇,催生出无数梦想的花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历史坐标系中,时代赋予厦门火炬高新区新的使命与担当。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厦门火炬高新区勇担历史使命,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奋进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潮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以改革的精神和开放的胸襟,构建全要素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暖心政策赋能企业创新创造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火炬高新区依托“服务高质量发展 火炬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学史力行”的重要载体,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9日,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30周年之际,高新区管委会为园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量身定制一批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将原来的7项政策43个条款,优化整合成六大板块26个条款,26条措施均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集成高效、具有针对性,政策的年度预算达5亿元,较往年提高25%以上。六大板块的内容涉及促进科技创新、引导智能制造、培育创业人才、推动产融结合、促进做大做强、升级孵化体系等。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高新区管委会围绕智能制造、产融合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等三个方面,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鼓励为中小微企业精准匹配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向智能制造升级,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程。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用暖心的政策让企业真正体会获得感,高新区还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有机结合,聚焦服务惠企,制定《我为群众(企业)办实事项目清单》,确定9项12条措施,真正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实行动态管理、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实际成效。

  贴心服务 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5月7日,火炬高新区35个产业和社会民生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投产。其中,包括以厦门火炬高新实验学校、新厝小学、布塘小学、厦漳泉区域气象中心工程(二期)为代表的6个社会民生及基础设施项目。集中竣工厦门天马人才房改造与装修工程、火炬(翔安)产业区片区提升改造工程等3个社会民生及基础设施项目。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在“i厦门”APP上线“智慧火炬”服务专区。设定政策兑现、行政审批、金融服务、智能制造、智慧人才、创新券6项服务,真正实现企业“一趟不用跑,全程掌上办”。同时,在全省率先推行“免申报”政策兑现方式,半数条款可实行“免企业申报”。也就是说,企业无需提交任何申报材料,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将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相关数据,自动为其匹配和兑现相关政策。

  高新区依托金融服务平台和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探索有火炬特色的市场服务,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其中,金融服务平台集成了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租赁、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平台上企业是买方,金融机构是卖方,产品可以通过公开竞价,货比三家。

  园区企业鸿鹭联创对火炬金服带来的利好就体会颇深——通过该平台,公司成功申请了厦门银行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鸿鹭联创财务相关负责人黄颖表示,“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火炬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极大方便了企业的现金流扩充,便利企业的资金周转,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

走心沟通 汇聚企业发展合力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坚持“四下基层”“四在一线”工作法,认真落实领导挂钩联系工作机制,以企业发展“店小二”的姿态,把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和重要企业发展和“三高”企业培育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带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倾听企业诉求,现场协调帮助企业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普通党员干部在“关键少数”的带动下,在实际工作中争先锋,打头阵,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位于同翔高新城的海辰新材料、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2020年11月28日破土动工建设,不到半年时间,这里的研发和动力站两栋大楼已经封顶。

  “今年7月份,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就将正式投产。”厦门海辰项目工程师蔡俊杰介绍,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项目建设投产,一方面得益于施工队伍加班加点,与时间赛跑;另一方面也是火炬高新区招商中心负责项目服务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的结果。

  火炬招商中心负责此项目的4位党员,大家以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受益”为目标,把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们帮助企业协调各个职能部门,提前做好各项审批手续资料。海辰项目第一阶段在取得土地合同的39天后即拿到了施工许可证,第二阶段则只用了28天即获得施工许可。

  作为厦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火炬高新区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围绕区情民情党情的新变化,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全力以赴打造党建先锋区,为建设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探寻红色基因 赓续百年初心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利用红色资源,强化现场教育火炬高新区党建的一大特色,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动下,管委会系统各基层党组织相继通过开展“纪先烈 学党史”“访旧踪 学党史”活动,持续强化现场学习教育。

  4月初,组织管委会机关和委属单位近百名党员干部到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学习先烈的丰功伟绩;4月中旬,组织近30名党员干部赴下党乡用心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4月至6月,多批次走进红色鼓浪屿,现场参观八卦楼,感受革命先辈坚定不移、机敏斗敌的传奇故事;6月初和6月中旬,分两批次组织近60名党员干部深入龙岩永定,前往金桃坑村伯公凹等红色教育基地,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听交通英雄、革命烈士后人讲述“一盏灯、三块银元、七烈士”的故事,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此外,还组织高新区近40名党员干部到华侨博物院参观“理想照耀中国——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展”,在一幅幅历史照片前重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

  此外,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看电影 学党史”活动、歌曲快闪、歌咏比赛、高新区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等,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成绩单

非公党建:成立376个党组织

  厦门火炬高新区非公党委秉承“党建引领,人才带动,助推发展”的理念,推行非公党建“2233工作法”;理顺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高新区党工委—高新区非公党委—园区联合党委—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四级组织架构,创新“1+N+X”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模式。截至今年5月,非公党委共计376个党组织,5200多名党员,约占火炬高新区党员总数84%。

创业中心:梳理25条项目清单

  创业中心围绕推进项目建设、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开展共建帮扶活动、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深化平台载体建设等,梳理了7个方面25条项目清单,切实把开展“我为群众(企业)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以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软投公司:引进企业293家

  作为国家级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软投公司专门成立了党员招商突击小组,对每一个招商项目实行“领导挂钩,专人负责”。截至6月17日,共引进293家企业(软一212家+软三81家),总注册资金26.65亿元。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8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11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55家。

招商中心:跑出招商新速度

  火炬招商中心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厦门市下达给高新区的招商引资任务,引进和培育了戴尔、ABB、天马、联芯、电气硝子、宸鸿、中航锂电、浪潮、海辰等一批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推动高新区形成了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电力电器、平板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多条高新技术产业链群,不断壮大产业筋骨,培育营商沃土,推动高新区在制造业招商方面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地位,赋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厦门:未来七天最高温33℃

台海网7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建民) 昨天白天,厦门天气还是以多云到阴为主,午后有阵雨或雷阵雨。全市最高气温33.9℃,出现在集美区东垵BRT附近。   未来七天,厦门最高气温相对稳定在33℃左右,体感闷热。今明两天,厦门午后局部地区会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后天起至6日,天气转为多云。7日,会有降水出现。

厦门:新星挑战大赛搭起校企沟通平台

83所高校1231人次报名,123名学生获奖,最高奖金8000元   台海网7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元钦 通讯员 管轩 雷飏) 昨日下午,一场以“炬火种 燃新薪”为主题的2021高校专业新星挑战大赛举行颁奖典礼。此次大赛,共有83所高校1231人次报名,最终有28所高校的123名学生获奖。大赛...

红动厦门全城

▲6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走进厦门。活动中,海峡导报“百琴齐奏颂党恩”活动参与组织百名琴手,100台钢琴齐奏同一首歌,引燃全场   厦门用花化彩化祝福建党百年 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 一组组主题园林景观小品 花团锦簇、喜庆热烈 厦门用流光...

厦门火车站暑运开启 计划加开11趟列车

从7月1日至8月31日,满足南昌、景德镇、福州、龙岩等方向旅客需求   台海网7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雷瑜娟 万宇)导报记者从厦门火车站获悉,2021年铁路暑期运输期限为7月1日至8月31日。62天时间里,厦门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500万人次,日均发送约8万人次。   据了解,厦门火车站暑期客流以旅游、学生、探亲、商务客流为主,其中,长途客流主要集中...

上限18379元下限3676元!厦门市职工医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今起调整

台海网7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导报记者从厦门市医保局了解到,从7月1日起,厦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上下限调整了,上限调整为18379元,下限调整为3676元。   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上年度福建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按照省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3517元计算,月平均工资为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