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时政要闻  >> 正文

向党报告| 厦门市河长办:推行河湖长制 确保长治久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蒋全德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筼筜湖水体交换系统


◆美丽的杏林湾


◆集美区许溪支流田李溪李林水闸


◆翔安区创新推出小微水体“评星”制度

  台海网7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方淑霞 黄芳芳)     全市共设139名河湖长,强化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全市饮用水源、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黑臭水体水质均达到销号标准;筼筜湖、五缘湾综合治理等“厦门经验”获全国推广……“七一”前夕,导报记者从厦门市河长办获悉,2017年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厦门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立足厦门实际,全面推进河湖系统治理,努力构建长治久清的美丽幸福河湖,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机制 实行双总河长领导机制共配置河湖长139名

  厦门市有东西溪、后溪、九溪、官浔溪、瑶山溪、深青溪、龙东溪、埭头溪、过芸溪等9条溪流,流域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干流总长166.1公里,干支流总河长465公里。厦门市无天然湖泊,现有海湾围垦形成的筼筜湖、五缘湾内湾、海沧湖等3个近岸海域海水内湾景观湖泊。

  为推行好河湖长制,厦门市目前共设置市、区、镇(街)级河长95名,独立设置的湖长44名,并建立了市、区、镇(街)三级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湖长制日常工作。

  实施河湖长制以来,全市强化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实行双总河长领导机制,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担任市级总河长,组织各级河湖长,领导相应水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等,定期研究调度流域治理工作,密集深入基层开展巡河,先后签发总河长令,发起了小流域治理攻坚战和强化全流域综合治理总动员,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机制。

亮点 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出小微水体“评星”制度

  狠抓污染源清退攻坚。2018年,按照“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全面清退”的总体要求,全市利用短短3个月时间,全面完成污染源清退,实现生猪养殖、牛蛙养殖、规模化禽类养殖和小石材加工厂4个100%清退,流域污染源控制取得实质性成效。

  加快推进污水收集与处理。一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高质量高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新建成并通水7座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50万吨/日以上,完成45.3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二是加强农村污水整治,全市实施完成截污纳管375个自然村,实施完成分散式治理673个自然村,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站536座,实现流域污水处理全覆盖。目前全市污水收集、处理率名列全省第一。

  加强流域环境保护。一是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对两个千吨万人水源点完善水质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国省市控断面和乡镇交接断面,并在特殊天气期间加强对筼筜湖、新阳主排洪、杏林湾等特殊点位的水质监测;二是完善“一河(湖)一档一策”,从防洪、供水、治污、排水和节水五个方面,逐个流域逐个湖库梳理编制系统规划综合治理方案,目前,已完成9个流域和2个主要湖库综合治理方案修编。

  持续保持对河道“四乱”整治。持续保持对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简称“四乱”)的高压打击态势,以区为单元开展排查,逐河逐湖建立问题清单及专项行动统计表,并建立销号制度。2017年至今,全市共排查284个问题,已全部整治完毕,实现动态清零,河湖“四乱”清理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稳步推进小微水体治理。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出台《厦门市小微水体治理工作指南》,统筹指导全市治理规划,明确系统治理措施,划定分步实施阶段,确定“市级协调、区级调度、镇街实施”的推动机制,将全市683个小微水体纳入河湖长制监管。建立健全小微水体运行维护统一管理机制,创新推出小微水体“评星”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治理,打造澳头怀远湖和何厝乡愁文化园等一批样板工程。

成效 饮用水源、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厦门市溪流都发源于行政区域内,独流入海,河道比降大,生态基流小,水域纳污能力差,总体水质情况不够理想。近年来通过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溪流水环境得到较明显改善。目前,厦门市市域范围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小流域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小流域省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100%,均为近年最好水平,尤其2020年3月份,国控点隘头潭断面水质排名全国第三,创福建省最好成绩。今年1-5月,在生态环境部的考核排名中,西溪国控断面水质均进入前30名的全国“红榜”。

  全市6个黑臭水体水质均达到消除黑臭水体标准,于2018年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的专项检查。筼筜湖水质持续向好,五缘湾内湾、杏林湾、海沧湖等水环境持续改善。

  在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的同时,打造了一批河湖精品示范工程,其中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入选2020年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四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

目标 强化全流域治理全面消除劣V类溪流水质断面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对标新加坡”的要求,接下来,厦门市河湖长制工作的目标是进一步强化全流域治理,构建健康、美丽、幸福河湖,推动厦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各级河长、湖长和各相关单位,要系统编制9个流域和筼筜湖、五缘湾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加快推进高质量高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源控制,落实河湖“四乱”清理和河道养护常态化规范化,坚持“把水留下来,让水动起来”理念,尽快实施一批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和雨洪增蓄利用项目,奋力实现全面消除劣V类溪流水质断面的治理目标,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常在,让“生态美”成为厦门的靓丽名片!

相关新闻
向党报告| 厦门市科协:凝聚科技创新力量 助力厦门高智发展

▲举办建党百年雕塑展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科普志愿者现场讲解 ▲以赛促学,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台海网7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沈威 通讯员 姚晓青 文/图) 1958年,厦门市科联筹委会和厦门市科普协会,正式合并成为厦门市科协。此后,这个厦门市“...

向党报告丨守望初心使命 铸就光亮品牌

◆上党课,学党史,汲取红色营养,加强党性修养   台海网7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卢国军)2005年,8名团职以上转业军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选择自主择业,集体创办厦门光亮骨科医院。同年成立党支部。十多年来,医院党支部着力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

向党报告| 警心连着党心 守护鹭岛平安

◆厦门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开放日活动 ◆民警到社区为辖区群众做反诈骗宣传 ◆社区民警走访社区,与辖区群众亲切交谈 ◆市公安局用大数据筑牢安全防线 厦门公安警星闪耀,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超越,有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台海网7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林彬彬 通讯员...

向党报告丨深化“三农”金融服务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6月12日晚,农行福建漳州分行在漳州市人民剧场举行﹃永远跟党走﹄主题红歌汇 ▲农行漳州分行与东山县政府举行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金融服务增力度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台海网7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廖珍妹 文/图 通讯员 林云强 简银蕉 林舒婷 )实施“按县推进行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深化银政战略合作,与东山县等各级政府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

向党报告| 集美区:跨岛发展生动样本 极美之城谱写新篇

▲“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快闪 ◆▼集美打造全省首个“5G+AR”党史馆 ▲关注“天下集美”微信公众号,进入“学党史”板块,预约参观5G+AR党史馆 ◆1500架无人机在空中拼出海豚逐浪的图案 ◆“嘉庚号”集美党史学习专列   台海网7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 沈威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