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总结“爱心厦门”建设经验,打造可复制的“厦门样本”;在小区成立爱心互助组织,让居民就近参与“爱心厦门”建设……因爱驻足,为爱停歇,把爱传递。一年多来,“爱心厦门”建设如同春风化雨,将爱注入每一个厦门人的心田。
今年,不少市人大代表继续聚焦“爱心厦门”建设,建议深化“爱心厦门”建设,让“爱心厦门”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
继续丰富“爱心厦门”内涵
市人大代表、厦门市南普陀寺方丈则悟介绍,去年,厦门市佛教界积极开展慈善助学、扶贫解困、资助病残、慰问孤老等活动,近万人参与“爱心厦门”建设,5万多名困难群众从中受益。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则悟认为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再出发,使“爱心厦门”建设常态化、法治化,努力把厦门打造成美誉度、知名度更高的“爱心之城”。
他建议,要全面总结“爱心厦门”建设阶段性成果,总结提炼“爱心厦门”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经验,使好成果、好经验、好做法显性化、常态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厦门样本。同时,要建章立制,形成系统的“爱心厦门”建设制度保障,确保“爱心厦门”建设行稳致远。
在则悟看来,接下来还应当继续丰富“爱心厦门”内涵,及时收集和总结民间社会团体、市民自发开展的爱心活动的好做法,不断充实和丰富“爱心厦门”的理念和精神,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爱心口号,为建设“两高两化”城市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力量,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
让居民可以就近奉献爱心
来自基层的市人大代表、思明区中华街道镇海社区党委书记苏江圳也对“爱心厦门”的建设提出了金点子。
“普通居民群众参与‘爱心厦门’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他建议,小区可以设立“爱心基金”“爱心党支部”等爱心互助组织,将近邻们组织起来一起关爱独居老人、困难孩子等,让普通居民可以就近奉献爱心,把“爱心厦门”做得更深入。
此外,苏江圳还十分关注老城区无物业小区如何管理的问题。他建议,引导国企率先为无物业老旧小区提供菜单式的物业管理服务,以较为亲民的价格和较为精准的服务项目,解决无物业老旧小区的管理难题,“可以做一些创新的探索和试点,不仅可以解决安全隐患,也能很好地提升居民幸福感”。
(记者 柯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