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一人户的比例达到了16.69%,相当于每6户家庭就有1户是独居家庭,且该比重还在上升。独居的“空巢”老人如发生意外,往往无法被及时发现和施救。本次两会,来自市政协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界别的委员们提出了建立健全厦门市独居人士紧急救援机制的建议。
运用高科技守护独居人士
提案中建议,利用高科技保障“空巢老人”安全。可借鉴上海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摸清独居人士整体状况,尤其是“空巢老人”的情况,建立相对完备的独居人士信息库。在独居人士较多、具备条件的社区安装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和智能水表仪等智能设备。对尚不具备安装智能设备条件的社区,独居人士所在地的街道办或居委会可以为有需求的独居人士提供、安装紧急按铃等专用设备,并与社区信息平台相连,一旦铃响,社区人员即时上门查看。
另外,社区人员也可以为独居人士的手机安装具有自动发送紧急求救信息功能的APP软件,使得家属可以及时发现独居人士的异常状况。
尝试推广“共享房屋”理念
有了高科技设备,也需要人文关照。提案中提出厦门可尝试推广“共享房屋”的理念。引导“空巢老人”、独居病患通过社区,征集愿意居住在自己家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或允准在校外居住的大学生,收取较少租金,年轻人与“空巢老人”共处一室,聊天互动,相互慰藉,独居人士借此得到关照。
还可以借鉴日本成功经验,依托社区便利店或发达的快递行业,在送货的同时,关照独居人士的健康状况,及时施以援手。(记者 曾昊然)
相关链接
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链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不断增加,厦门也是一个老龄人口较多的城市,市政协人资环农委、农业界别委员的提案中,提出了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链的想法,具体做法为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完善智慧养老云平台建设,实时记录老年人的饮食、医疗、社交等需求,形成数据库,设置智慧医疗云平台、家庭护理云平台、社区服务云平台,实现线下资源整合共享,让科技为老年人服务。
同时,为老年人定制旅游路线,开发旅居养老目的地,结合岛外天竺山、莲花山等自然生态景点,打造集医疗健康、生活、文化、休闲、旅居为一体的旅居养老综合体。
此外,对于高净值老人群体,提案建议可以开发个性化、多元化、生命周期式的银发金融产品,营造养老金融氛围,提高老人理财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