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吴慧贞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讲解员
台海网9月21日讯(海峡导报) 我叫吴慧贞,现在是厦门轮渡有限公司的讲解员。每天往返鹭江两岸,我负责海上讲解和安全疏导,让乘客未到鼓浪屿,先品鼓浪情。工作四年,我从懵懂的服务新人变成游刃有余的业务能手,在岗位上传递着厦门轮渡这个文明窗口的温暖。
1 高峰期,刷证刷到“手抽筋”
2015年4月,我加入厦门轮渡公司,也就是厦鼓航线调整半年后。我被分配到站务机动岗——频繁出现在各个码头,为游客前往鼓浪屿开启最后一道“门”,最多时候驻守在三丘田码头。
航线调整后,三丘田码头是日间游客出岛的主要码头,一到下午返程高峰期,刷证出岛的游客特别多。每天,那个时段我们的手几乎没法停下来,真是刷到“手抽筋”,基本要到晚上7点多才缓下来。
节假日期间,客流增多,突发情况也时有发生。工作第一年,面对部分游客的急躁与不理解,时常觉得委屈,一度想过辞职。但在公司领导和老前辈的指导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逐渐适应了工作环境,慢慢地找到了与乘客沟通和自我调节的方式,多考虑他们的心情,做好自己的工作。
2 声情并茂讲述鼓浪屿故事
一年后,我调到了邮轮码头至内厝澳码头航线的船上,负责海上讲解和安全疏导。20分钟的船程,可以让游客未到鼓浪屿、先品鼓浪情。
说好这份“鼓浪情”,其实并不简单。每天往返鹭江两岸,一站就是六个小时以上,忙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船上讲解,二十分钟几乎都在开口说话,连喝水都顾不上。一天下来,不仅腿脚酸痛,嗓子也感到不舒服。但当我看见游客认真聆听,甚至顺着我的解说,向海面张望寻找的模样,我的心里就瞬间充盈着成就感。
我所在的讲解岗70多人,我们每天往返鹭江两岸,为广大外地游客讲好厦鼓美景。虽然我们有固定的讲解词,但想要介绍好厦鼓两岸的美景,说好鼓浪屿的故事,也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只有打动了自己才会打动别人。我还额外做了许多功课,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今年的安全月技能比武中,我获得了安全讲解竞赛三等奖。
3 全新升级服务好每位旅客
轮渡的客运服务人员近250人,不仅仅有讲解岗,还有售票岗、检票岗,还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的站务岗。尽管工作比较忙碌,但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可以在服务、帮助乘客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幸福。
2017年,厦门轮渡迎来了80岁生日,发布全新的员工制服,在新时代下赋予了我们新形象;投用新一代鹭江80系列船舶,开通世界文化遗产海上游新航线,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在金砖厦门会晤上,我们以“五+”专业服务顺利完成保障任务。如今,市民航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码头候船室安装了空调,启动了“无感刷脸”系统,乘客们候船、乘船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