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左三)与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泽声(左四)探讨产品关键技术。
(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谢立信院士(中坐者)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医生们交流经验。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供图)
台海网4月2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创新发展,人才制胜。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人才引领发展,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通过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引领作用,引导院士专家与企业对接、与人才联系,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举办各类高层论坛,推进国内外人才技术交流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集聚机制,为厦门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开展技术攻关
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自动扫描病理切片图像,实时上传至远程诊断平台,大城市的病理专家借由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走”进偏远地区的千家万户,为患者及时进行远程会诊。这套系统由我市企业麦克奥迪开发,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患者看病难看病慢问题。
“正是有了院士专家们的指导,麦克奥迪才从传统显微镜制造,逐渐转向显微医疗服务。”麦克奥迪副总经理章光伟介绍说,在院士专家们的帮助下,企业研发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关键突破。目前麦克奥迪实业集团工作站与庄松林院士申报的科技部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基于数值微镜(Digital Micro-mirror,DMD)的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的研制”(2012BAI23B04),总投资近1000万元,已通过科技部验收。
截至目前,我市24家企事业单位共建立2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研发、联合攻关、共育创新人才,以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引领作用,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取得一系列显著的科研成果。如厦工院士工作站与闻邦椿院士合作完成“工程机械振动研究——发动机机罩抗振结构优化设计”项目,较好实现了发动机轻量化要求,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近2000万元开支。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徐滨士院士指导下,合建“装备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损检测分部,研发多款发动机再制造电磁、声学无损检测评估设备,推广应用于陆军两栖装甲车等装备的在役检查。院士专家工作站激发了广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有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