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财富】
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他点化了这片热土,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成为厦门发展的最大优势,始终引领着这座海洋城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航向。
历史长河,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国际社会的高光,跨越洲际与大陆,跨越世界上最遥远的地理距离,热切聚焦于厦门这片兼容并蓄的东方热土。
全球目光被惊艳,世界在这里,读出一座中国沿海城市以开放引领时代风潮、以开放深化改革的不凡发展之路。
“厦门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创新发展的热土。”“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习近平总书记如数家珍地介绍、宣传、点赞厦门的演讲,款款深情地讲述在厦门工作的燃情岁月,深深打动世界,感动厦门干部群众,鹭岛儿女再度回想起人民领袖当年在厦门工作的日日夜夜。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年夏天,习近平同志从河北南下赴厦履新,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后来谈到此番来厦门,他饱含深情地说,“就是想尝试对改革的实践、对开放的实践”。
“厦门自古就是通商裕国的口岸,也是开放合作的门户。”习近平将厦门视为中国的窗口,一个对外开放之门。到厦门后,他直接领导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实践,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之路。
于历史而言,万千广厦仿佛起于瞬间;而一日万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隐匿于时代深处。
得益于习近平同志当年筹来的资金、借来的飞机,厦门航空从地无一寸、房无一间,到拥有200架飞机、运营航线350多条、连续32年盈利,它的发展被视为中国民用航空体制改革和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相结合的成果与创举,为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得益于习近平同志当年率先开始的对中国特色自由港发展之路的探索,以及为厦门提出的“三步走”构想——在象屿建保税区;把保税区扩大到全岛,转为自由贸易区;有限度地在全岛放开自由港,厦门经济特区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区港联动、保税港区,到自贸试验区的迭代升级,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
得益于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的“所有改革都要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理念,厦门经济特区一起步就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体系,利用国际资本发展区域经济,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率先借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成立外汇调剂中心,率先组建金融同业公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
峥嵘头角沧波里,不得风云志不休。习近平同志在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初期,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硬是凭着一股闯劲,蹚出了一条双向辐射的开放发展之路,为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留下最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这份深厚感情、这份宝贵财富,被视为厦门发展的最大优势,始终引领着这座先锋城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航向。
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秉承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发展蓝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顶层设计之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指引下,带领数百万厦门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清晰的路径,梯次展开、深度推进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将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用双手书写出实现城市化动力结构转型发展的壮丽史诗。
纳黄钟大吕之气,蓄海潮磅礴之力。这座城,在江河入海的轰鸣中,潮头弄桨,浪尖起舞,一路追风逐浪,勇立潮头,驰骋世界。
【无边界城市】
厦门城市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行政有边界、地理有边界,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是统一的,要素是流动的,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勃发与创新创造无边界、无止境。
一座国际先锋城市,高度浓缩一个时代精华。
从偏僻小城迅速崛起,蜕变成一座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流密切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共和国的“大厦之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的开放宣言,时时敲打在厦门干部群众的心间。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开放,再开放。
作为中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毅然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角色,在融通全球的辽远中不断先行先试。
特区人的思维在扩散、观念在更新、行动在提速、效率在提高、服务在提升,完善通达全球高效便捷的交通中枢、提升城市开放的软件与硬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如潮水般涌入这片热土。鹭水闽山,小家碧玉,也有了八百里秦川的胸怀气魄。
一台台钢铁桥吊伸向蓝天浩海,集装箱航线通达全球,吞吐量超千万标箱,全球排名第14位,空港跻身全球机场百强,全国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绘就大航海大开放时代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图。
一年年“9·8”全球资本进入厦门时间,世界聚焦财富的目光一次次向这块国际投资信息“高地”致以青睐目光,这把充满东方智慧的财富金钥匙成就全球最大的双向投资促进盛会,展示了一座国际先锋城市连续20载撬动全球资本投向“支点”的斑斓情节和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决心信念。
这座城,通达五洲,涨潮声中万国商。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外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进出口总额占据福建半壁江山,孕育出3家以国际贸易为核心业务的世界500强企业,目前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3万家,累计缔结20个国际友城和11个友好交流城市。
这座城,矗海峡西岸,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第一家园。中国大陆唯一“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厦台交流合作十分活跃。目前,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过7000个,拥有国家级两岸青创基地7家,在厦台湾创业团队达500个,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台胞超过12万人。
大至时光布局,小至幽微之处,这座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驰骋世界的辽远。
一个个第一、一个个率先、一个个“厦门速度”、一次次创新探索,这座城走出一条“小而精”“美而强”的发展道路,生产总值密度全国第五,经济可持续竞争力跻身全球百强。创新驱动,全面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这座城市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行政有边界、地理有边界,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是统一的,要素是流动的,经济无边界、距离无边界、时间无边界,人才流、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勃发与创新创造无边界、无止境。
开放,开放,再开放。
城市观察家注意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中国这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成功实践中,先行先试的厦门用“凤凰涅槃”的沧桑巨变作出最生动的注解。
于经济全球化潮头,以国际视野审视城市的改革与发展,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开放中不断突破,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在开放中不断推进,经济要素在开放中不断聚集,科技创新合作在开放中不断深化。
气韵如虹的开放,使厦门获得把一座城市最核心价值营销出去的经验,拥有了加快本区域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良方,更激发出全市人民奋斗追梦决胜未来的凝聚力。
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对台战略支点城市,厦门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要创新探索,在敢闯敢试的奋进中革故鼎新,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高地,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赞誉的“高素质高颜值”“国际化现代化”城市。
这座城,胸怀大海的波澜和腾飞的梦想,它与世界无边界、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