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房产局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让这片有限土地发挥更多价值。图为环东海域新城。(通讯员陈嘉新摄)
台海网6月2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家园,离不开土地这个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国土房产局在“地尽其用”的大思路下,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扎实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让这片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多价值。
通过呵护绿水青山,为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保驾护航。市国土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市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
关闭厦沙高速凤南出口处矿山,整治裸露山体。(供图/市国土房产局)
节约集约
“双控”用地总量强度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控制,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倒逼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是减少土地资源消耗、落实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有效手段和路径。近几年来,我市国土部门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老课题上,做出新探索,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基础上,按照框定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
去年底,市国土房产局提出了“双控”的近期目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55平方公里(8.25万亩)以内,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52平方公里(67.8万亩)以内;提高建设用地强度,“十三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2%,开发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增长15%以上。
瞄准此目标,我市全力推动、勇于创新。首先,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推进《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通过各类规划的“底线”和“红线”,以规划管控约束城市无序扩张,倒逼城市向内挖潜土地价值、盘活存量土地和创新供地模式方向发展。
框定边界和总量后,进而实行用地计划的差别化管理。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保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重大产业招商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用地,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支撑度和精准度。
我市还在盘活用地上下功夫,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出台了《厦门市加强工业用地保护利用实施意见》和《厦门市工业(仓储)国有建设用地协议收储补偿及再投资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或升级改造,明确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方式和工业(仓储)国有建设用地协议收储补偿及再投资奖励。如此一来,通过释放创新政策的红利,深挖土地潜能,有效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此外,市国土房产局还会同市发改委,结合各区“十三五”规划GDP增长率和2020年建设用地预测总量,分解下达了“十三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