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广电报道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开始实施。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市“二孩”出生率高吗?相关医疗服务保障是否有跟上?
2017年,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分娩量达到1万6千多人,其中,二孩分娩数量占到了分娩总量的54%,比2016年明显增加。记者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湖里区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了解到,各家医院产科二孩分娩量占总分娩量的比例,都有明显增加。
据了解,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在我市新生儿中,“二孩”的比例平均每年增长近15个百分点,2015年为30%,2016年为46%,截止到2017年11月,我市累计出生的二孩占新生儿比例已经超过了60%。在二孩比例进一步增加的同时,我市各家孕产机构,孕产妇的年龄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钟红秀:结构有变化,(为什么?)高危孕妇增加,高龄的,超过35岁的孕妇,还有就是并发症增多,年龄大,高龄产妇增加带来的并发症,比如说,妊娠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疤痕子宫。
为了应对产妇高龄化所增加的急危重症风险,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完善产科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流程,进一步优化医护人员的配置。2017年起,每张床位与医生数量的配比从原来的1:0.4上调到1:0.5,也就是说,每两张病床就有一名医生提供诊疗服务。而每张床位与护士数量的配比,也从原来的1:0.45上调到1:0.5。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则加快床位流转,充分利用分娩资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也将床位数量增加到202张,增设家庭化产房,满足孕产妇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