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3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期待已久的厦门地铁1号线明日10时就要开通了。回头去看,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地铁建设,也许最为合适。
挖一条隧洞,远比想象中复杂,正式开工前就涉及地下管线迁改、房屋征迁、树木迁移、交通导改等环节,每项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还不仅于此,地铁开工前各项计划制定与专题研究,更是摸着石头过河,考验着厦门地铁建设者。
在采访和翻阅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记者也梳理出一组相关数字,从这组数字可以窥见地铁筹备过程中的辛酸苦辣。
19 1000 500
19
前期调研走访19座城市
厦门轨道集团建设事业总部总经理赵荣生清楚地记得,2011年11月21日,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我建路建桥二十多年,虽然建了许多基础工程,但这是我第一次修地铁。”赵荣生回忆,集团挂牌成立当天,大家内心其实都有些迷茫,“我们几乎都是修路修桥出身,对如何修建地铁,心中并没有底。”当时摆在赵荣生面前的还有一件急迫的事,那就是招募大批的地铁建设人才,“我们没有给任何承诺,他们就义无反顾地来了。”于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企业的人才集聚在厦门,建章立制、培育企业文化。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长、报批程序多,做好前期的研究和筹备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工程总筹划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还需要详细编制设计计划、土建施工计划、机电安装计划与开通策划。
“所有的施工组织,都是大伙在办公室夜夜讨论出来的,这项工作本可以交给设计院去做,但我们都是一个个站点调研。”赵荣生说,印象最深的还有计量检测表编写,大伙走访调研19个城市,十多人花费了半年,完成厚厚一本符合厦门实际情况的表格。
在赵荣生看来,做这一行的人内心都有相同体会:对不起家人。“90岁老母亲今年离开时我也不在身边。”这成为赵荣生心中永远的遗憾,“节假日过年无法回家、长时间无法陪伴家人的情况,在我们轨道行业比比皆是。”
1000
管线迁改签了1000多份合同
“上天容易下地难”,除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外,地铁开工前,还要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进行迁改。
厦门轨道集团建设事业总部动迁保障部经理洪火南介绍,地下管线被称为地下生命线,仅管线种类就涉及污水、自来水、中水、原水、多家通信光缆、110监控、燃气、氮气、电力、交通信号、路灯照明等二十几种,产权单位涉及十几家。这里同样也有一组数据,地铁1号线全线仅管线迁改合同就签订了1000多份。此外,施工期间还迁改了6410棵乔木。
由于地铁1号线岛内基本沿着旧城区、居民区及各交通主干道,道路狭窄、商铺密集、人流车流复杂,给管线迁改带来了不少难度。有的老城区管线历史已久,甚至档案缺失,除了进行管线调查、档案馆查询外,施工人员还访问老市民,尽量采用人工开挖。
“大多数管线迁改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洪火南说,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通过覆盖麻袋、垫毛毯等减少噪音震动,通过人员、设备、力量的多投入来缩短施工时间。
朱立锟是厦门轨道集团建设事业总部管线高级专员,他负责的吕厝站区域就有个主供水管,厦门二分之一的用水都来自于它。“迁移那天是从晚上12点到次日早上6点,只停了6个小时的水,也许市民们感受不到这个巨大的工程,但这一条水管我们前期准备沟通就花费了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