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行】
(P+R)绿色出行 开车和乘地铁轻松转换
早上驾车停进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这样的交通方式既避免了拥堵,也绿色环保
早上驾车停进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到停车场开车回家――这样的交通方式就是绿色环保的换乘停车(P+R)出行方式。
随着轨道交通线路建设铺开,相关配套也将快马加鞭,按照市规划委发布的专项规划,地铁1、2、3号线沿线,结合交通枢纽、BRT、部分旅游集散中心,在靠近对外通道、开发量低的位置设置换乘停车。
“能有效续接地铁客流、实现交通工具无缝换乘的P+R停车场,无疑将极大推动轨道交通的加速成网。”据规划委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丁明介绍,厦门跨组团交通出行比较密集,建设P+R停车场是对现有交通出行有益和必要的补充,能有效地缓解跨海通道的拥堵。
“P+R停车场在岛外四个区都有设置,岛内不设置。”丁明介绍,换乘系统涉及对外交通系统、轨道与公交对接、旅游交通集散等方面,需要整合岛外地区的公共停车资源,还要做好与对外交通、旅游服务、轨道交通、公交枢纽等系统的对接,才能保障P+R停车换乘系统的有效运行。
根据规划,海沧区将建设6个换乘停车场,共3700个停车位。集美区将建设8个换乘停车场,共4400个停车位。同安区将建设3个换乘停车场,共2883个停车位。翔安区将建设4个换乘停车场,共1800个。
影响
厦门迈入地铁时代
近年来,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车数量成倍增长,导致交通拥堵。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应运而生,与城市传统公共交通工具相比,轨道交通具有运载能力大(是地面公共汽车的7―10倍)、速度优势明显(一般是公共汽车的2―4倍)、准时准点、安全性高、不占用地面空间、降低环境污染等多个优势,能为厦门的整体发展运转提供良好保证。
作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重大民生工程,厦门地铁建设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12月31日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标志着厦门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地铁建设是厦门城市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工程。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交通结构、通行效率,对整座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功能结构的调整、中心城区的经济活力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新区域综合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