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学习之后,昨日下午召开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王蒙徽在会上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一年来全国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对下一阶段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
王蒙徽说,厦门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厦门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数据
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90%以上
在昨日的现场会上,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庄稼汉致辞并介绍了厦门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情况,厦门市委副书记陈秋雄汇报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情况。
厦门垃圾分类工作以目标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出全民众参与、全部门协同、全流程把控、全节点攻坚、全方位保障的“五全工作法”。截至目前,全市主城区(思明区、湖里区)100%的小区(1402个生活小区)、120家市直机关、85家星级宾馆(酒店)、1124所学校、12家市属国有企业、66个农贸市场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区域和驻厦部队已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农村村庄正在试点,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率达80%以上。
此外,厦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64所,校园实现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学校覆盖率、师生参与率、知晓率都达到100%的目标,大、中、小学生分类投放的准确率都在8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各个校园、广大师生的自觉习惯。
特写
小区里有个“一米菜园”
昨日,在每一个观摩点,垃圾分类的创新做法都让观摩团称赞不已。
比如,在信隆城小区,小区里有一个垃圾分类“百宝箱”。业主们只要把分类好的垃圾,扫一扫二维码,这个“百宝箱”就自动打开,然后,你只要正确投放垃圾,系统会进行称重并记录你的积分。相应的积分可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除此之外,小区还打造了垃圾分类大数据监控中心,对每日的垃圾分类抽检情况进行分析,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针对性。
而在欣悦园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同样如火如荼。在小区的里头,有一个“一米菜园”引起了观摩团的兴趣。
这个“一米菜园”的蔬菜都种在一个立体结构的支架上,有葱、小白菜等,都已经长出嫩叶。“一米菜园”被当做是小区青少年的环保基地,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居民们把自己家中的厨余垃圾分类好之后,制作成厨余堆肥就可以作为菜园子的肥料使用,从而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而菜园子的蔬菜收成之后,就送给辖区的空巢、困难老人,让垃圾分类变得有温度、有笑声、有回报。
声音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结构节能管理司副司长洪波:
厦门垃圾分类工作比较领先
在观摩学习了厦门垃圾分类做法之后,洪波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这是垃圾分类工作持续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他说,只要党政机关、公共机构重视了,就会形成传导效应,各个社区、家庭、学校就会积极行动起来。垃圾分类是一件持续性工作,必须形成体制,才能够做好。
同时,校园垃圾分类也非常重要,“小手拉大手”,一个孩子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推动一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同样,社区垃圾分类做好了,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也就会做好。
他评价说,在全国大中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里,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做得比较领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