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说法,为什么这些请托人要去他家而不是别人的茶叶店购买茶叶,而且一‘买’就是数万元?”一位办案人员称,以购买茶叶的形式行贿与直接送现金相比,具有人情往来的隐秘性,但本质上仍然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事实上,不少请托人以购买他的茶叶为名向其行贿,根本就没有拿走他店里的茶叶。陈志宏后来在审查笔录里也坦承:“他们说给我买茶叶,只是表面的托词,这样说双方面子上比较好过,不会难堪。”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陈志宏活在无知无畏的侥幸里,终究纸包不住火,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取其辱。
难饮的苦酒 后悔终身不堪言
“现在只要手上没事情,我就会想过去那些破事,想着想着就想哭”“前几天,我用水龙头的水洗头,同舍的一个人经过我身边,停下来问我,你长出的头发又白了”“我一直担心年迈的父母,心疼还在读书的可爱女儿,对不起跟着我受苦受累并一直爱我的妻子”……
铁窗里的陈志宏,与我们聊起他的现状时,竭力不让我们看到他的眼泪,但泛红的双眼和紧握的双拳,透露出他的痛苦和悔意。
“我是一个喜欢靠自己骨头长肉的人。”出身农村家庭,不是名校毕业的陈志宏,在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上进心。他的同事回忆说:“他平时在工作中话不多,有长期写工作日记的习惯,坚持将每天工作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对工作的思考、建议写在工作日记本上。”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其隐藏在内心的虚荣心却不为人所知。“我真后悔自己太爱这张脸,好面子,爱虚荣。”陈志宏坦承这是他走上违纪道路的一个内在原因。因为他是非在编,工资待遇也不是很好,就更渴望能得到同事朋友亲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他原本可以通过勤奋工作,清白做人赢得尊重,体现价值。但是他却采用以权谋私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以致“阴沟里翻船”。
“平时忙于工作,不注重学习党纪法规,造成法律意识淡薄,这也是我被‘干进来’的原因!”陈志宏反思自己近年来放松了警惕、放松了戒备,没有抵制住诱惑,“不懂得克制和放弃、不自重、不自爱” 。
“我告诉我的律师,让家人把我的违纪违法所得退缴给司法机关。”陈志宏说,他希望把过去长在身上的思想毒瘤全部清除掉,与过去做一个彻底的决裂,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当我身陷囹圄的时候,我才知道金钱、财富、地位不过是粪土、尘埃、过眼云烟,那么无足轻重,只有一家人团聚,开开心心、平平淡淡一起过日子,才是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宝贵的东西!”可惜,陈志宏明白得太晚。
【短评】要高度警惕违纪助推者
陈志宏严重违纪,除了他内心的贪欲以及单位对他教育管理和监督缺失外,还有一个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是谁助推了陈志宏一步步滑入违纪的深渊?
作为基层一名没有职务、非在编的一线工作人员,陈志宏在几年内收受“人情费”高达100多万元,有人形象地说他是以“苍蝇”的身躯,吃成“老虎”的胃口。
那么,究竟是谁把他的胃口喂养得这么大?翻开陈志宏的案卷,认真查阅了他违纪和涉嫌违法的情节、细节,发现陈志宏很少直接收受拆迁户的钱财,而是那些希望优先办理或插队办理的拆迁户通过陈志宏的“好朋友”转送给陈志宏的“人情费”,也有一些是通过陈志宏工作关系上的朋友或熟人转送的,比如一些村干部、拆迁公司员工等。陈志宏也坦承,“那些送钱给我的拆迁户,我很多都不认识,工作规定我们也不能与拆迁户直接见面”。
陈志宏反思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太相信朋友了,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我是被他们坑了!”调查证明,促成陈志宏一笔笔“人情费”的,大部分都是他的朋友,有人把这些人称为“介绍行贿”中间人。这些人送钱给陈志宏,大部分也是受人请托,替人送钱,也有部分是为了促进拆迁公司拆迁事项的加快推进,减少拆迁工作成本等目的来介绍送钱等。这些说法也许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但是,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却是严重的,正因为有这些所谓朋友的“搭桥”,陈志宏才更敢收,并助推了他走向严重违纪的道路。同时也损害了找不到关系没有请托的其他拆迁户的权益,更重要的是破坏了社会风气,很可能导致形成一种行业潜规则。这些“介绍行贿”的行为,如果是村干部、基层公职人员就更不应该,因为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基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这些所谓的“介绍行贿”中间人,其行为是否涉嫌介绍行贿罪,应该由司法机关最终认定。但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现象的存在,高度警惕这些助推陈志宏违纪的背后人。要切实加强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的研究,强化党纪法律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和惩戒机制,有效遏制这种“介绍行贿”成为权力掮客的途径和通道,以维护我市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