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
市河长办挂牌运作
全面深入推行河长制,建立实体“指挥中枢”是重要保障。3月初,全市13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市河长办正式挂牌运作。6区政府、19个涉河镇(街)和滨海、莲前、大嶝街道也先后成立河长办。
截至本月1日,全市首批65名河道专管员已到岗到位,他们将负责河道日常巡查、河道保洁、涉河工程维护等工作。接下来,该队伍还将再壮大。
全面升级后的河长制,不仅覆盖上述9条溪流,今年4月,筼筜湖和五缘湾内湾首次被纳入河长制“大名单”,将为水域的水质提升保驾护航。
行动
全面彻查污染源
目前,全市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污染源调查工作,涉及入河排污口流量以及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总量构成和具体分布,将形成“一河一档”,并编制“一河一策”,有针对性地全面综合整治。
3月30日起,全市域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彻查违章“小作坊”污染源,打击违法排污及河道两侧50米以内“三乱”现象。截至本月1日,全市共调查工业企业及小作坊2684家,处罚、责令停产290家;查处乱占乱建152处,查处乱采砂乱洗砂126处,查处乱倒渣土36处,清退垃圾210吨。
此外,经过3年多的努力,今年4月,全市禁养区已完成生猪退养工作。当前主要任务是防止生猪养殖回潮,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截至本月1日,全市已查处生猪养殖户回潮47户,涉及生猪7066头。
愿景
将完成六大任务
目前,厦门已设立市、区两级河长制办公室举报热线,并在河道安装278块河长制公示牌,市民可通过公示的举报渠道进行举报监督。
市河长办办事机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明确今年至2020年分年度各项任务量化指标,加快推进今年工作任务。
目前,厦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入推行河长制,以“四无”(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线无污水直排和无垃圾)为标准,实现“四有”(有责任主体、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有相应设施)目标,完成《方案》提出的六大任务(增强空间管制能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河道养护实现全覆盖),全面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