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1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李春妮)有的停车场收费太高,会不会违规?有些停车场没有免费时段,合理吗?昨日,厦门市发改委发布了首份消费价格提示,针对停车收费常见案例进行了解析。今后,厦门市发改委还将针对其他价格问题不定期发布提示,解读价格法规、价格政策,公布典型价格违法案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小区停车不一定半小时内免费
根据消费价格提示,占道停车泊位实行即停即收,不同地段实行类别收费。
而对于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的停车场或者停车楼,及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停车场,实行的则是市场调节价,没有免费时段、封顶价格等硬性约束。
此前,曾有市民反映,在厦门一座大厦停车14小时被收75元停车费,收费员还说这个停车场收费不封顶,他感觉自己上当了。对此,厦门市发改委人员说:“这些停车场执行的市场调节价,由业主委员会自主制定,并没有价格封顶政策和免费时段的限制。只要做好明码标价,在公示牌上标示清楚,就不构成价格违法行为。”
此外,导报记者了解到,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虽然提倡半小时内免费停车,但毕竟不是强制的。价格部门提醒,车主需留意收费公示,选择合适的停车场所。
当心被“黑停车场”收了钱
消费者吴先生反映,杏林振兴橡胶厂对面立交桥下的空地被人私自用作停车场,停车费一个月150元,每天20元;市民朱先生反映,集美园博苑南门空地被人围起来,有游客停车就被收取停车费,也不提供票据。
价格检查人员调查后确认,这两个停车场都是未经交管、城管等部门批准,属于擅自设立的“黑停车场”。“黑停车场”有的是将政府临时用地私自设立停车场收费,有的是在人行道上非法设停车位收费,还有的是在公共区域内非法设立成停车场收费。这些停车场的设立就不合法,更谈不上收费行为的合法。
那么,消费者怎样辨别停车场是否合法呢?可注意“两不两没有”:道路私划停车位尺寸不规则,停车位上没有编号;使用票据不规范,没有规范的收费公示牌,甚至根本没有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