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不远千里招贤才
作为翔安区今年重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教育人才之一,潘晓燕说,这是他正式上班的第二个星期,很多事都要从头做起。
发展教育,除了加大投入外,还得靠师资。由于先天基础薄弱,翔安要迎头赶上,就必须采取突破常规的方式。为此,翔安在去年底出台文件,明确将花重金从外地引进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
今年,翔安面向全国招聘一批中小学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共有来自江苏、浙江等9个省、市17个城市的37名校长和老师报名应聘,经过面试、体检、考核,现已引进市级名校长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
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据介绍,省级名校长3年内将至少带出1名省级特级教师或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而市级名校长3年内则至少带出1名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级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每年发展1-2名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这些领军人才,将为翔安带出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翔安的领导们抱着求贤若渴的态度,不远千里到重庆做工作,这也使我深受感动。”潘晓燕对导报记者表示。他也算了一笔经济账:“我在重庆的月工资大约是5000元,到翔安后可拿约11000元,退休工资方面在重庆是每月3000元,到翔安后可达每月7400元。此外,作为市级名校长,我还可以领取2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15万元的租房补贴、15万元的薪酬补贴、14.5万元的配偶生活补贴等。”
正是这样大的力度和“不远千里、三顾茅庐”的求贤精神,才吸引了像潘晓燕这样的一批名校长、名教师落户翔安。
同时,翔安还将提升素质作为推进均衡发展的关键,加大各类教师补充力度,增强教师能力建设,努力推动校长和教师队伍合理流动。比如,在全区中小学教师总体超编的情况下,翔安采取“退二进一”的办法,突破常规补充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