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岛内的差距越来越小
近几年,翔安教育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状态。在近两年厦门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初中教学质量“榜单”中,翔安14所初中学校中,竟然有7所上榜。教育界人士感叹,翔安可谓是厦门教育事业冲出的一匹“黑马”。
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介绍,近几年来,翔安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区财力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全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来,翔安区已投入近1.8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资源,做大做强翔安一中,推动内厝中学顺利通过省二级达标高中市级验收,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工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出台了《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细则》,深入实施合作办学,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本一上线率均创建区以来新高,中考稳中有升、进一步缩小了与岛内的差距,小学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学前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岛内优质校搬到家门口
让岛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是快速提升翔安教育质量的好办法。翔安区采取的举措是,加大与岛内优质校合作办学力度,让岛内优质校落户翔安。
2012年12月8日,翔安区召开市、区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六中、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思明华幼等名校分别与内厝中学、新店中学、区实验学校、新圩学校、新店中心幼儿园等开展紧密型合作办学或委托办学,互派干部、教师,定期召开合作办学联席会议,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创办一流的品牌学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0多所学校与岛内优质校开展合作办学。
由于自身的基础薄弱,翔安区就通过“嫁接”名校来共同合作办学,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提升自己。这种深度合作,就是为了加快带动农村校的全面提升,加快实现农村孩子“上好学”的梦想。
同时,翔安着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从全区只有翔安一中1所一级达标高中,到如今,已实现新店、马巷、新圩、内厝等镇均有优质教育资源覆盖。
学费和午餐都不用再担心
翔安区委、区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可谓是大手笔。近两年来,翔安区已投入近7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细节都力争做到最好,达到“五个一”的要求。
比如,今年教育费附加安排500多万元用于添置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现正在采购,进一步缩小学校间教学仪器设备的差距;同时,精致化布置校园每一个角落,安排专项资金近200万元用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每所中小学安排1.5万-9万元专项资金,还将安排一部分资金对全区中小学所有的教室、专用教室、走廊进行粉刷,做到“六面光”。
对学生的关怀更是细致周到。在扶贫助学方面,去年底成立的“翔安区教育基金会”,是我省首家县级公募性质的教育基金会,目前已募集到资金6200多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住宿学生的午餐问题,也是个让家长牵挂的问题。对此,翔安2012年启动“午膳生膳食营养补助与寄宿生生活补助”惠民政策,专门针对翔安区大部分乡村中学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多数学生距离家较远,在学校用午餐的学生,政府每餐补助5元,让学生吃饱吃好,市、区两级财政为此每年投入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