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垃圾填埋场异味问题 位于翔安的东部固废中心,是全市最大的垃圾处理中心,主要负责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一般工业废弃物、废旧物品,以及其他特殊固废和后坑、西部(海沧)两个环卫处理基地无害化处理垃圾后的残渣处理。项目按照国内一流水平建设,其中卫生填埋场规划总容量可达2006万立方米,预计可以保障厦门市30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处理。
该中心投用以来,由于垃圾填埋量很大,虽然采取了许多除臭措施,但依然会有一些臭味飘出去,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因此,翔安区最早提出,在该中心建设防护林,阻止臭味扩散。这一建议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经过一年多的规划设计,最终敲定了景观绿化改造方案。
其中,绿化防护林是此次改造的重点,也将率先实施,将建设31万多平方米的绿化防护林,种植3万多株乔木。防护林主要采用巨尾桉、小叶榕、橡皮榕、南洋楹、凤凰木、夹竹桃等生长迅速、抗旱、耐盐碱、抗污染的树种,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防护林建设预计只需半年左右即可完成。
除了防护林,中心内还将建设沼气综合处理厂,收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该项目一旦交地开工,也只需半年即可完成。有了这个处理厂,加上防护林,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异味将得到有效控制,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垃圾处理厂将成科普基地
根据规划,此次改造,将把东部固废中心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引导公众了解、参与和实践低碳生活。
此次改造,将建设公共绿地绿化,建造园路、停车场、栏杆、休闲平台、登山步道、科普教育区等一批景观工程。
科普教育区,将包括科普展示馆、儿童室外拓展园,围绕“垃圾处理”、“焚烧发电”、“动物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等主题,采用3D电影等先进多媒体设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景观绿化改造的同时,东部固废中心并没有放慢“主业”建设的步伐。根据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今年中心要建成焚烧发电厂、动物无害化处理厂,新开工二期场平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东部固废中心配套道路,提升固废中心集疏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