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要求,我市商务局深入菜篮子调控基地、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企业、种植养殖户对副食品市场供应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构建保障“菜篮子”供应长效机制为抓手,通过建基地、促流通、稳市场、保安全等措施,着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方位“菜篮子”供应保障长效机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稳价保供 投1亿扶持“菜篮子”
厦门肉蛋蔬菜50%以上要靠外地供应。通过政府与企业积极互动,形成价格协调机制、应急投放、补贴平价商店、补贴低收入群体等措施,厦门的食品价格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2011年厦门蔬菜价格也低于2010年。
但物价不能只靠临时调控,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要建设自己的“后花园”——直控基地建设提上厦门“菜篮子”建设的议程。据厦门市商务局市场处处长胡衍国介绍,通过“摸底”,在厦门规划许可范围内可作为“菜篮子”备选基地的种植养殖场可达到生猪47.5万头、蔬菜1.1万亩、水产品2000亩。目前,首批基地已经完成选址,都在厦门周边。
据悉,厦门市自2011年起每年核拨2000万元专款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至“十二五”末,我市将投入1亿元,全市的蔬菜、生猪、水产品基地供给率将分别提高到50%、40%和30%。
对接流通 减免通行费超800万
我市还探索出一套农产品流通促进机制,有效提升了“菜篮子”的流通效率。全市已完成了35个“农改超”项目,新建便民社区便利店或“农家店”91个,新增有效服务人口超过40万人,财政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
同时,全市主要大超市、卖场设立“零利润”专柜,也大大降低了“菜篮子”的流通成本,实现了菜农和市民“双赢”。我市大力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每年减免通行费超过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