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20日 据厦门日报讯 (记者 刘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18日通过本报发布《2011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称,至2011年年底,厦门常住人口361万人,过去的一年间,常住人口仅增长5万人。昨晚,记者独家连线厦大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陈茗,请他对厦门总人口、性别比、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等多项指标进行解读。
人口密度
可能居全省首位
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厦门总面积为1575.16平方公里,2011年,厦门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91人,与2010年人口普查时相比多了213人,在全省应该是最大的。
“人口密度都是相对而言的”,陈茗说,厦门这么高的人口密度,说明厦门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就业容量。
人口增长
常住人口增加不多
“厦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常住人口数字为353万人,当时的统计时间是到2010年的11月份,到2010年末,常住人口数字为356万人”,市统计局有关人士表示。
年增长5万人,这是近年来厦门人口增长的较低数字。记者注意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2000年11月时,厦门常住人口为205万人,也就是说,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我市共增加147.8万人,年均增长超过14万人。
人口增长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自然增加,二是社会增加,“新增的5万人多数属自然增加,社会增加比较少”,陈茗说,这说明厦门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对外来人口的拉力在降低,或是农民工回乡的拉力增大。
户籍男女比例
女性超过“半边天”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厦门户籍人口结构中,首次出现了“男少女多”的现象。
2011年底,厦门户籍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92.42万人、92.85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少了4300人,性别比为99.5(女性为100)。而2010年,厦门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90.18万人、90.02万人,性别比为100.18(女性为100)。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口性别比由“男多女少”扭转为“男少女多”呢?对此,陈茗说,一个国家内,看一个地区的性别比数据,意义不是很大,因为随时可以变化的。正常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5,由于重男轻女的因素,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9,也就是118个男孩,100个女孩,厦门性别问题不是那么突出,甚至女性更多,这或许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厦门务工人员当中,女性比重较大;二是厦门的居民不是那么重男轻女,出生性别比不会偏差很大;另外,就是在社会增加方面,外来女性比较多。
城市化率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011年,全市户籍人口共185.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0万人,思明、湖里两区合计88.41万人,占47.7%。
陈茗说,依此来看,厦门的城市化率达到了80%,“很高了,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可能是50%”。他认为,城市化水平高有几种原因,一是产业结构带来的城市化,厦门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二是行政化带来的城市化,第三就是政策原因。
死亡率
远低于全省水平
201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0.0‰,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7.1‰。与往年相比,人口死亡率超低,2010年该数字为8.01‰。
“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一般为6‰,后来由于人口老年化日益突显,上升至8‰”,在陈茗看来,厦门的人口死亡率非常低。据了解,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地区医疗水平及居民健康水平的高低。从全省来看,2001-2010年,我省保持12.0‰左右的人口出生率,6‰的人口死亡率,6‰左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释疑
统计口径不同造成数字差异
上周末,海沧公安分局发布消息称,海沧区实有人口数为357532人,同比增加82812人,上升30.14%。全市常住人口一年增长5万人,但海沧一个区就增长8万人,让人不解。
对此,市统计局表示,此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发布的人口数字是一年一度的人口抽样调查,调查涉及我市108个小区,总数达3万8千余人。统计口径中的常住人口,为国际上人口普查时常用的统计口径之一,指的是居住在厦门市拥有厦门户籍的人口及居住在厦门市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含半年)的外地户籍人口,不含厦门户籍但离开厦门市半年以上的人口。
海沧公安分局表示,“实有人口数包括了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而在公安系统,常住人口与统计部门的概念不同,“我们把户口迁入海沧区的,在这落户的,都算是常住人口数”,公安系统的常住人口数和暂住人口数,都是录入后自动生成的,对一些人户分离现象没法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