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碧水清流 合奏生态圆舞曲 “水润思明,生态强区”交出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宇姗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午后的东山水库金光灿烂。


中山公园水清林绿,宁静优雅。

  台海网3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文 沈威/图 通讯员 林琳)清晨薄雾轻笼,群山环绕的东坪山水库,将蓝天白云和葱郁山林倒映其中;午后金光灿烂,筼筜湖披上绚丽锦衣,白鹭随风翩跹起舞;夜晚灯光摇曳,中山公园更显宁静优雅……

  在思明区,“城与水相依,水与城相融”的故事,昼夜演绎着。

  2024年,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幸福河湖的目标,思明区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有效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筼筜湖、水库、山塘等主要水体水质年内总体保持稳定,污水“两高”正本清源改造也在加快实施中。一系列喜人成果,勾勒天蓝水绿的生态画卷,也交出一份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

大小共治 河湖长制优势充分显现

  风起春日,光落湖面,筼筜湖畔“风吹绿波起,人来鸟不惊”的美好场景浑然天成。游人们漫步绿道,凝视这高楼林立间的旖旎水色,不约而同举起相机。

  从曾经的臭水湖到如今的网红打卡点,筼筜湖不是个例。每年秋日,市民游客们纷纷登上东坪山,只为看一眼东山水库彩叶斑斓的“水中落羽杉”。

  如此蝶变,离不开思明区久久为功实施河湖长制工作。辖内无河流,东山水库、东坪山水库、塔头水库、东宅坑水库4座小型水库(山塘)和演武池、芙蓉湖、中山公园等8个小微水体的管护,是思明区河湖长制工作的核心。不仅各级河湖长定期开展河湖巡查,辖区10名巡查员也每日常态化跟踪巡查,落实问题整改。据统计,2024年思明区累计开展湖库巡查4300余人次,协调解决漂浮垃圾、树叶等各类问题328个,同时推动水库整改迎水坡杂草、水面存在杂物等8处隐患,巩固了河湖治理成效。

  去年河湖长日,思明区还聘用了首位“台胞河长”,由厦门德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医馆总监曹圣永担任。“来厦门创业6年,筼筜湖是我散步休闲首选的地方,公司也开在湖边,在办公室就能看到美丽的湖景。我会带着这份特殊的感情和责任,尽自己所能守护好筼筜湖。”曹圣永说。

  思明区还出台《小微水体整治巩固提升方案》,聚焦小微水体的管护和治理不断压实责任,助推水环境持续改善。

治污疏堵 百姓收获舒心生活环境

  今年1月,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发出一封表扬信,肯定了思明区市政园林局污水“两高”建设在2024年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成效。进入环筼筜湖34条排洪沟的污水量日均减少约14万吨,其中18号排洪渠周边区域每日污水流入减少约1.5万吨,排水问题相关投诉件总量减少80%,筼筜湖水体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这份荣誉,浓缩了思明市政人为筼筜湖综合治理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含金量有多高,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污染在水中,病灶根子在岸上,截污处理一直都是思明区治水的关键一环,旨在清除影响水质的‘病源’。”思明

  区市政园林局相

  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思明区扎实推进片区雨污分流精细化管理,力争实现“雨水管晴天无污水,污水管雨天不溢流”,减少污水入湖。然而,地下管网施工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区市政园林局携手各参建单位积极应对,反复优化方案、采用多种施工工艺,突破困难节点。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共完成1082个建筑小区、231条道路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完成正本清源改造面积40.73平方公里。一批小区积涝、污水冒溢等困扰民生的排水问题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百姓迎来了舒心且方便的生活环境。

  坚持系统性推进,思明区着力于辖内99个入海排放口整治,全年排放口水质由2019年的29.3%不达标率,演变到2024年的100%达标,助力实现厦门岛东南部海域“水清滩净”的目标。

合力共管 逐步形成高效治理格局

  从探索到实践创新,思明区河湖长制工作始终坚持合力共管,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协调、督促各方各司其职,逐步形成具有思明特色的高效治理格局。

  在雨污管网改造的基础上,思明区稳步推进排水户隔油池、沉淀池、过滤池、化粪池等“四池”污水预处理设施设置。2024年,全区共组织3次联合检查行动,对辖内完成隔油池设置的1695户排水户进行“回头看”,累计查看567户重点排水户隔油设施安装使用情况,并对发现的不符合排水规定的47户排水户进行跟进整改。区河长办还会同执法、生态环境等部门和辖内各街道,共同开展7次联合执法督办行动,让整改成效看得见、感受得到。

  针对建筑工地泥浆水入湖现象,思明区制定《思明区强化建筑工地泥浆水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推动市区建设、市政、城管执法等职能部门及各街道齐抓共管,畅通行政主管与执法衔接机制,让整治工作融入日常、造福百姓。在2024年,思明区累计发现5起泥浆水入湖行为,联合开展5次执法行动,行政处罚1起,有效遏制建筑工地违法排放泥浆水入市政管道和环境水体。

  如今,生活在思明的人们由衷感受到,水不仅是生态灵魂,也是生活的底色。为使百姓长久地享受生态文明这项民生福祉,思明区将夯实体制建设,持之以恒巩固提升整治成果,联防联控促进河湖共建共管,一同奏响唯美的生态圆舞曲。

全员行动 持续建设节水型社会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思明区正举上下之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节水型社会,让珍惜资源化作城区的可贵品格。

  2024年6月14日,思明区正式启动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依据自身独特地理与文化元素,设计并推出专属的节水LOGO。与此同时,思明区多措并举开展相关工作,鼓励企业深化工业节水改造,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单位和节水型居民小区,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再生水利用和节水改造,进一步提升和改造节水设备等。去年12月7日,经省水利厅、市水利局验收后,思明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顺利通过省级审核。全区树立起117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水示范载体,居民们踊跃参与节水建设,还涌现出一批节水先进个人。

  放眼各中小学校园,节水也不再停留于口号,而是成为浸润心灵的意识。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用一节节“行走吧!思明少年”思政实践大课堂,培养新一代自觉守护生态文明。

  若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思明区写给未来的诗,你我皆是执笔人。接下来,思明区将加大节水工作力度,呼吁广大居民关注水资源,使节水、护水、治水理念深入每个家庭,携手为实现“水润思明,生态强区”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相关新闻
医路向光答卷如磐 泉州市第一医院召开2025年医院工作大会

台海网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 通讯员 蔡炳烽)3月25日,泉州市第一医院召开2025年医院工作大会,会议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成果,安排部署了2025年工作任务,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疗没有终点,服务永无止境。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黄志扬作总结指出,去年以来医院在业务指标...

生态中国丨春日赏花正当时【图】

  3月16日,游客在北京颐和园乘船赏花游玩。   神州大地春暖花开,人们来到户外赏花探春,乐享春日美好时光。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3月16日,游客在北京颐和园踏青赏花。   神州大地春暖花开,人们来到户外赏花探春,乐享春日美好时光。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3月16日,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铺镇涟水村,游客畅游花海(无人机照片)。   神...

多策并举,厦门电信构筑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海峡导报 · 新福建新闻客户端近期,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积极响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紧扣“双碳”目标,通过构建绿色新云网、推行绿色新运营模式及发展绿色新能源的多维度策略,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厦门市绿色降碳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厦门电信聚焦老旧机楼绿色节能改造,利用自主研发的“翼碳”数据中台...

年终报道·美丽2024丨这些镜头,记录下生态中国之美【组图】

  藏羚羊在可可西里五道梁地区通过青藏公路,往来车辆听从工作人员现场指挥,避让迁徙动物(2024年5月27日摄)。   时光流转,四季更替。回眸2024,一幅幅如画美景让我们感受到神州大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这是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的黄海野鹿荡...

黄海之滨生态美【图】

  12月21日在大丰黄海滩涂拍摄的麋鹿和东方白鹳(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麋鹿种群保持健康稳定增长。滩涂上,一群群麋鹿自由栖息,飞鸟翔集,构成一幅幅美丽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12月21日在大丰黄海滩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