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东山水库金光灿烂。
中山公园水清林绿,宁静优雅。
台海网3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文 沈威/图 通讯员 林琳)清晨薄雾轻笼,群山环绕的东坪山水库,将蓝天白云和葱郁山林倒映其中;午后金光灿烂,筼筜湖披上绚丽锦衣,白鹭随风翩跹起舞;夜晚灯光摇曳,中山公园更显宁静优雅……
在思明区,“城与水相依,水与城相融”的故事,昼夜演绎着。
2024年,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幸福河湖的目标,思明区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有效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筼筜湖、水库、山塘等主要水体水质年内总体保持稳定,污水“两高”正本清源改造也在加快实施中。一系列喜人成果,勾勒天蓝水绿的生态画卷,也交出一份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
大小共治 河湖长制优势充分显现
风起春日,光落湖面,筼筜湖畔“风吹绿波起,人来鸟不惊”的美好场景浑然天成。游人们漫步绿道,凝视这高楼林立间的旖旎水色,不约而同举起相机。
从曾经的臭水湖到如今的网红打卡点,筼筜湖不是个例。每年秋日,市民游客们纷纷登上东坪山,只为看一眼东山水库彩叶斑斓的“水中落羽杉”。
如此蝶变,离不开思明区久久为功实施河湖长制工作。辖内无河流,东山水库、东坪山水库、塔头水库、东宅坑水库4座小型水库(山塘)和演武池、芙蓉湖、中山公园等8个小微水体的管护,是思明区河湖长制工作的核心。不仅各级河湖长定期开展河湖巡查,辖区10名巡查员也每日常态化跟踪巡查,落实问题整改。据统计,2024年思明区累计开展湖库巡查4300余人次,协调解决漂浮垃圾、树叶等各类问题328个,同时推动水库整改迎水坡杂草、水面存在杂物等8处隐患,巩固了河湖治理成效。
去年河湖长日,思明区还聘用了首位“台胞河长”,由厦门德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医馆总监曹圣永担任。“来厦门创业6年,筼筜湖是我散步休闲首选的地方,公司也开在湖边,在办公室就能看到美丽的湖景。我会带着这份特殊的感情和责任,尽自己所能守护好筼筜湖。”曹圣永说。
思明区还出台《小微水体整治巩固提升方案》,聚焦小微水体的管护和治理不断压实责任,助推水环境持续改善。
治污疏堵 百姓收获舒心生活环境
今年1月,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发出一封表扬信,肯定了思明区市政园林局污水“两高”建设在2024年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成效。进入环筼筜湖34条排洪沟的污水量日均减少约14万吨,其中18号排洪渠周边区域每日污水流入减少约1.5万吨,排水问题相关投诉件总量减少80%,筼筜湖水体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这份荣誉,浓缩了思明市政人为筼筜湖综合治理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含金量有多高,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污染在水中,病灶根子在岸上,截污处理一直都是思明区治水的关键一环,旨在清除影响水质的‘病源’。”思明
区市政园林局相
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思明区扎实推进片区雨污分流精细化管理,力争实现“雨水管晴天无污水,污水管雨天不溢流”,减少污水入湖。然而,地下管网施工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区市政园林局携手各参建单位积极应对,反复优化方案、采用多种施工工艺,突破困难节点。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共完成1082个建筑小区、231条道路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完成正本清源改造面积40.73平方公里。一批小区积涝、污水冒溢等困扰民生的排水问题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百姓迎来了舒心且方便的生活环境。
坚持系统性推进,思明区着力于辖内99个入海排放口整治,全年排放口水质由2019年的29.3%不达标率,演变到2024年的100%达标,助力实现厦门岛东南部海域“水清滩净”的目标。
合力共管 逐步形成高效治理格局
从探索到实践创新,思明区河湖长制工作始终坚持合力共管,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协调、督促各方各司其职,逐步形成具有思明特色的高效治理格局。
在雨污管网改造的基础上,思明区稳步推进排水户隔油池、沉淀池、过滤池、化粪池等“四池”污水预处理设施设置。2024年,全区共组织3次联合检查行动,对辖内完成隔油池设置的1695户排水户进行“回头看”,累计查看567户重点排水户隔油设施安装使用情况,并对发现的不符合排水规定的47户排水户进行跟进整改。区河长办还会同执法、生态环境等部门和辖内各街道,共同开展7次联合执法督办行动,让整改成效看得见、感受得到。
针对建筑工地泥浆水入湖现象,思明区制定《思明区强化建筑工地泥浆水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推动市区建设、市政、城管执法等职能部门及各街道齐抓共管,畅通行政主管与执法衔接机制,让整治工作融入日常、造福百姓。在2024年,思明区累计发现5起泥浆水入湖行为,联合开展5次执法行动,行政处罚1起,有效遏制建筑工地违法排放泥浆水入市政管道和环境水体。
如今,生活在思明的人们由衷感受到,水不仅是生态灵魂,也是生活的底色。为使百姓长久地享受生态文明这项民生福祉,思明区将夯实体制建设,持之以恒巩固提升整治成果,联防联控促进河湖共建共管,一同奏响唯美的生态圆舞曲。
全员行动 持续建设节水型社会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思明区正举上下之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节水型社会,让珍惜资源化作城区的可贵品格。
2024年6月14日,思明区正式启动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依据自身独特地理与文化元素,设计并推出专属的节水LOGO。与此同时,思明区多措并举开展相关工作,鼓励企业深化工业节水改造,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单位和节水型居民小区,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再生水利用和节水改造,进一步提升和改造节水设备等。去年12月7日,经省水利厅、市水利局验收后,思明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顺利通过省级审核。全区树立起117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水示范载体,居民们踊跃参与节水建设,还涌现出一批节水先进个人。
放眼各中小学校园,节水也不再停留于口号,而是成为浸润心灵的意识。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用一节节“行走吧!思明少年”思政实践大课堂,培养新一代自觉守护生态文明。
若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思明区写给未来的诗,你我皆是执笔人。接下来,思明区将加大节水工作力度,呼吁广大居民关注水资源,使节水、护水、治水理念深入每个家庭,携手为实现“水润思明,生态强区”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