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刘晓彬)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前夕,3月27日,厦门市心欣幼儿园第九届“慧心守护让成长看得见”融合趣味运动会举行。运动会鼓励“星星的孩子”及其父母,与普通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共同参与,乐享运动。
该融合趣味运动会由厦门市心欣幼儿园、厦门市特殊教育康复研究中心主办,厦门第二中学、湖里实验幼儿园、金福缘幼儿园协办。自2015年首届举办以来,融合趣味运动会将康复教育有机渗透在亲子运动中,持续助推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共同营造尊重差异、接纳多元的社会氛围
普特融合
滋养“星宝”向阳生长
对小朋友们来说,融合趣味运动会更像一场沉浸式春日狂欢。瞧!新晋“显眼包”——四足AI机器狗也来参加开幕式了,它以陪伴者的身份,伴随传递火炬的亲子家庭奋力奔跑,为运动会增添不少科技感和趣味性。
活力传球、两人三足、猪八戒背媳妇、母鸡下蛋、送球回家、海绵宝宝冲冲冲……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运动项目一一开场,比赛内容充满童趣,欢乐又温馨。或许孩子们的动作不够协调、传球也不够精准,但这并无大碍,关键在于通过运动,普特孩子在亲密无间的合作中,逐渐滋养出连接心灵的触角,向阳生长。
据心欣幼儿园办公室负责人刘老师介绍,本次融合趣味运动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厦门第二中学捐赠了学生义卖所得的4万余元,用于购置活动奖品和资助困难学生,二中学生会还为小朋友们制作了100多份手工礼物。长期共建单位湖里实验幼儿园和金福缘幼儿园积极组织亲子家庭参与,助力活动圆满举行。
AI赋能
探索融合教育新路径
在运动会现场,家长因AI机器狗的现身惊喜不已,心欣幼儿园的孩子们反而淡定,原来,机器狗早已成为他们的“老朋友”。日常幼儿园生活中,它常常“闯”进大课间,奔跑、跳跃、翻滚,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体能大循环,它还时常跑进教室,溜达、打招呼、站立作揖,和大家一起欢乐互动,融入并陪伴着孩子们的康复生活。“AI技术日新月异,教育随之变革,老师和课堂可以借助AI提质增效,特殊孩子又能从中获得什么?”这是心欣幼儿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心欣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欠缺,需要主动激发,因此,幼儿园引入AI机器狗,尝试诱发孩子们的社交与运动能力,此次运动会和日常融入机器狗元素都是这一探索的实践。
心欣幼儿园认为,身处AI+时代,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适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科技是有必要的,这是他们成长的原生态环境。
此外,心欣幼儿园还积极探索AI影像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园内一些课堂已通过投影投屏呈现AI影像,助力教学,相关实践也正在逐步推进。
精进专业
持续提升康复教育水平
近几年,随着心欣幼儿园的持续发展,教师职能已从保育员工作中逐渐剥离出来,架构更契合当下园内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框架,随之成为心欣幼儿园顶层设计的重点考量之一,该园要做的是全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进阶。
去年,心欣幼儿园入选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创新实验室发起成立的“全国儿童语言沟通研究与实践共同体”项目建设单位。以此契机,园内每位教师分别加入“社会交往”“AAC辅助系统”“情绪行为管理”以及“语言和沟通”四个关键领域的专业学习小组,通过课例研究,协同提升专业知识技能。
上周,幼儿园邀请专家对老师们在小组研究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整合,梳理知识脉络,助力教师依据幼儿个体情况,精准判断干预方向,提升康复教育水平。心欣幼儿园期待通过这一举措,培养四个专业领域的核心骨干,进而引领全体教师共同成长。由此,幼儿园也为教师拓宽了职业生涯的上升空间和发展路径。
“有所热爱,有所期待。”这大概就是心欣幼儿园的状态写照,因为满怀热诚,这里汇聚了每位老师的心血,因为热爱教育,他们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遇见晴朗,快乐成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从厦门市心欣幼儿园毕业的特殊幼儿中,50%以上顺利进入普校就读,该园与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建,已为300多所普幼近4000名教师及千余名助残志愿者开展融合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