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重量级”新门诊来了 厦门多家医院开设减重门诊专家号一上架就“秒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钱玲玲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医生用膳食宝塔模型为市民讲解健康饮食。


▲厦门市儿童医院设置“关注儿童肥胖”宣传海报。


▲厦门市中医院曹红霞主任为患者进行中医特色的针灸减重治疗。

  台海网3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李方芳 陈芹/文 陆军航/图 通讯员 王思佳 钟婷婷 陈苹)这两天,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武汉大学拍摄的一组樱花树下的照片登上了热搜,被媒体和网友疯狂转发,并盛赞:“像个男大学生一样,满满少年感!”

  更早一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雷军的形象变化就引发了广泛关注,通过减肥和健身,他从一个“胖大叔”成功逆袭为“霸道总裁”。

  雷军此番逆生长、帅出圈,让很多人意识到了身材管理的重要性。许多网友表示,体型才是最好的医美。

  在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宣布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体重管理。一时间,“国家喊你减肥了”成了热门话题。

  响应国家号召,厦门医院和市民的动作都很快。连日来,导报记者走访发现,厦门多家医院都开设了“体重管理门诊”,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咨询和就诊,寻求科学减肥方法,一些专家号更是一上架就“秒没”,十分受欢迎。

记者探访

医生指导科学减重求诊者20-40岁居多

  3月26日上午,导报记者来到厦门市中医院,在中西医结合体重管理门诊外,不少人正在排队等待叫号,其中以20岁至40岁的中青年人居多。

  34岁的杨先生来到门诊,找主任医师曹红霞复诊。他平时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又缺乏运动,导致体重激增,最重时超过了180斤,被诊断为“脾虚痰湿型肥胖”。

  “国家喊我们减肥之前,我就已经先动手了,太胖了,不减不行了!”杨先生说。

  三个月前,他挂了曹红霞的号。曹红霞为他开了健脾化痰祛湿的中药方剂,并配合埋线疗法,每两周进行一次定期埋线治疗。现在,杨先生的体重已经成功下降15公斤,BMI(体重指数)从34.9降至29.4(标准范围为 18.5—23.9),虽然仍是超重,但减重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埋线疗法取穴少、痛苦小,作用持久,是中医减肥的特色疗法。”曹红霞介绍,通过将可吸收线植入特定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物物理刺激,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一方面可以抑制人体亢进的食欲和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体迟钝的交感神经恢复活跃,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的脂肪分解。

  对于年轻人而言,中医减肥也是一个相对轻松、易于接受的过程。“我之前尝试过节食减肥,一天只吃一顿,刚开始确实瘦了好几斤。但后面熬不住,一放开吃,马上又反弹了,比没减肥的时候还重!”杨先生说,埋线治疗的时候几乎没有痛感,医生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日常饮食和运动建议,让大家把每天吃的东西都发到微信群里打卡,互相监督,生活方式变得健康了,体重也减下来了。

组建减重专属团队专家门诊放号“秒没”

  在厦门市中医院,曹红霞的50个预约号,每周一放出就被早早抢光,找她减肥的人若下手晚了,号就没了。

  不仅如此,其他多位医生的预约号也都十分紧俏,点开挂号常常都显示“满”的状态。

  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号召,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的任务要求,3月14日,厦门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正式推出多学科中西医协同体重管理门诊。

  该门诊利用慢病“三师共管”的诊疗模式,组建由中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组成的专属团队。目前,团队内有来自内分泌科、营养科、肝病科等科室的9名专家坐诊,每周提供近百个预约号供患者选择,为市民提供一条科学、安全、个性化的减重路径。

  两周来,体重管理门诊颇受欢迎。

  曹红霞表示,健康减重不是“苦行僧”式的煎熬,而是科学重塑身体平衡的过程。中医减重也并非单纯追求体重数字下降,而是通过“外治塑形+内调体质”的双重机制,实现健康体态与代谢功能的全面提升。

  据悉,厦门市中医院此前就有多个学科设有减重门诊,例如内分泌科、肝病科、儿科等。从2024年至今管理了600多例肥胖患者,以内分泌科为例,减重患者经过“9天的限食”和中药的协同治疗,平均减重4.2公斤,最高减重达9.8公斤。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厦门轨道6号线洪塘头停车场项目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3月27日上午,厦门轨道6号线洪塘头停车场项目的首块筏板完成了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标志着该项目综合楼迈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 洪塘头停车场项目是轨道6号线集同段三大车辆基地之一。项目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规划道路美山路与滨贤南路所围地块内,于2024年3月由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启动施工建设,用地面积约14.7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停车场设置运用库、咽...

厦门119座大型桥梁抗震升级 抗震措施完善工程上半年完工

台海网3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吴叶彬)导报记者昨日从厦门市交通局桥隧中心获悉,辖区119座大型桥梁抗震措施完善工程接近尾声,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   本项目范围涵盖全市岛内外六个区,自2024年7月2日开工以来,工程量已完成约75%左右。截至目前,103座桥梁先后开展抗震措施完善,同安27座、翔安26座、海沧14座、集美18座、岛内18座。其中,中洲...

厦门市殡葬服务启用“一口清 ”收费模式 须一次性告知全流程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

台海网3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王培珊 陈雪松)清明将至,为进一步规范殡葬领域价格收费行为,3月26日,厦门市殡葬服务“一口清”清单化收费试点启动仪式在福泽园殡仪馆举行。   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的联合推动下,福泽园殡仪馆、中华永久墓园、厦门市怀祥礼仪有限公司率先启用标准化收费清单,标志着厦门市殡葬行业迈入透明化、规范化...

厦门对台直航新一代客滚船交付

  新华社广州3月27日电(记者田建川、胡林果)27日,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为厦门闽台轮渡有限公司建造的300客位客滚船在广州交付。该船名为“中远海运之星”号,将投入到厦门到台湾之间的航线运营,替代既有航线上运营的旧船。   3月11日,“中远海运之星”号客滚船在...

厦门举办2025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对接会

台海网3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雷飏 王秋玲)“四链”同频共振,产业追“高”逐“新”。在3月24日举办的“四链聚势 芯屏共振”——2025厦门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对接会上,产业链上下游客商、行业高层次人才及专家、金融及基金机构、智库及创新平台,与厦门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