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院士天团×AI赋能绘就光明新图卷(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李方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院士领衔 夯实发展根基通过三甲复审及厦大附属医院复评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厦门眼科中心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为引领,建立了院、科两级负责制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形成了全院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和技术能力取得质的提升。《中国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各项眼科手术眼内炎的发生率为 0.02%-0.2%,而近四年来,厦门眼科中心手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均低于0.01%。这看似微小的数字差距背后,是厦门眼科中心对医疗质量近乎苛刻的追求。

  同时,医院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黎晓新教授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级医学人才,正式加盟医院担任总院长。此后,医院逐渐形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黎晓新、赵堪兴、刘祖国三位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以及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葛坚为引领的高水平医疗团队。在“院士”级专家的滋养下,医院依托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平台,成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眼科人才。医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554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10人,占比近40%。

  这种由院士领航、专家主导、青年骨干支撑的人才结构,为厦门眼科中心持续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眼科诊疗服务注入了强劲动能。近年来,医院建立了完备的眼科亚专科体系,成立了多个名医工作室,搭建了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并引进了眼内液检测、钌核素放射敷贴治疗、人工角膜等数十项新技术,在临床医疗质量及学术科研创新等领域均取得了高质量突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患者前来求医,就诊患者中近70%为外地患者。

  此外,医院的科研创新产出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医院先后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福建省院士示范站、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厦门市眼部疾病重点实验室。2006年至2024年,医院累计获批科研立项288项,发表论文801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96篇,SCI论文322篇;出版专著37部,主持/参与指南及专家共识51篇,授权专利10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2项,荣获各类科研学术相关表彰36项。

  以医疗质量安全为底线,以高层次人才为基石,以科研创新为魂,近年来,厦门眼科中心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攀升。医院连续11年位居“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眼科学)”榜单第一方阵,蝉联福建眼专科榜首;并多次入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眼科专科声誉排行榜。在2024年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中,厦门眼科中心在眼科专科榜中名列第七,牵头榜上榜的眼科机构中排名第三。2024年,医院还顺利通过了厦大附属医院复评及三甲复审。

AI赋能 建设智慧医院构建“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新生态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眼科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近年来,在黎晓新总院长的引领下,厦门眼科中心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积极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及群众就医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效率,医院特别组建了大数据管理委员会,自主开发了大数据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现已构建了基于AI技术为核心的、规范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从“病历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为进一步的科研创新提供高质量的大数据支撑。

  医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科研项目深度融合,开展了多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其中,“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筛查”及“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等科研项目,形成了《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白皮书》及《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有效填补了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空白。此外,医院在2年前与腾讯合作开发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筛查工作中,有效推动了相关眼病的预防关口前移。今年,医院还将继续携手AI技术,完善眼底病常见慢病的诊断,使“眼底一张照、眼病全知道”真正落到实处。

  科技赋能医疗,健康造福社会。以此次DeepSeek模型本地化部署为契机,未来,厦门眼科中心将持续落实“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以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需求为先,积极发挥专科优势,在坚守医疗质量生命线的同时加快开发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全力推动医教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打造“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创新服务高地,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眼健康服务。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5年咨询研究项目指南发布 福建诚邀院士出谋划策

14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面向全国发布2025年咨询研究项目指南,旨在切实发挥战略咨询研究对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诚邀院士申报。截止时间为2月28日17∶30。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研究院”)是中国工程院和福建省政府共同设立的公益性、咨询性学术研究机构。2025年咨询研究项目分为重大咨询研究项目、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研究周...

谢华安院士的大田情怀

●大田记者站 叶紫妍 连小慧 “谢华安院士大田县特种水稻试验站的成立,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新的动力。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筹备明年的特种水稻种植工作。”12月25日,大田县农科所所长章赞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谢华安院士一直关注着大田水稻生产,曾先后9次到大田进行调研,他研发的水稻新品种已在大田得到推广。 与大田有着深厚情缘 11月29日,谢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来漳考察

12月22日至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一行来漳考察,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助力现代化滨海城市加快建设。副市长洪泰伟陪同,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吴彬镪、校长李顺兴参加相关活动。   陈清泉出生于1937年,祖籍漳州角美,是著名的印尼归侨,中国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5个院士称号,是享誉世界的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领域专家。   陈清泉情系桑...

88岁院士在抖音收获130万“云学生”,科学大家何以“圈粉”年轻人?

“这或许是我最后的余热,也要挤出来。”凭借这股信念,已经8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积极尝试新平台,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进行化工知识的科普传播,从抖音火出圈。仅仅半年时间,这块免费的“网络夜校”就吸引了130多万网友前来“蹭课”,很多都是年轻人。   年轻人大多白天工作节奏紧张,埋在格子间忙碌,晚上听听各类讲座,学习一下科...

院士专家“把脉”榕城治水管水

祥坂污水处理厂。   昨日上午,2023年城市污水提质增效及排水防涝专家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等单位主办,以“水润榕城,韧性发展”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及全国40多个城市的业内人士参加,为福州的城市污水提质增效及排水防涝工作建言献策。   专家们结合中外城市实践案例,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