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出生时仅950克 早产儿“破茧重生”

经医院精心救治,现已顺利出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少蓉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小宝妈妈在护士指导下进行袋鼠式护理

  台海网2月2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石青青 实习生 苏辰晨)近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成功救治了一名体重仅95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这名早产儿在母亲腹中仅度过了27周零5天,出生时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下,这个小生命最终“破茧重生”,顺利出院,回到了家人的怀抱。

  这名早产儿一出生,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生儿科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医护团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准的判断,为早产儿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维持呼吸通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在治疗过程中,早产儿病情多次反复,但医护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一次次化险为夷。

  除了专业的医疗救治,护理团队也给予了早产儿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袋鼠式护理、鸟巢护理等方法,医护人员为早产儿营造了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呵护,早产儿的病情逐渐好转,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顺利通过了出院前的各项检查。

  此次成功救治950克早产儿,仅仅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生儿科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该科室成立以来,新生儿科便肩负起守护新生儿健康的重任,成功救治了多例超/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双胞胎及多胞胎儿,治疗了重症肺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遗传代谢病、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类疑难杂症。其中,成功救治的早产儿孕周最小为25周,体重最低为630克。

相关新闻
10年来,这群“妈妈”救治了2000多名早产儿

王惠明护士对早产儿进行抚触。陈坤 摄 7日上午8点,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福州市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开始了新一天的运转。 在这里住院的大多是早产儿、高危儿,因为提前离开妈妈的子宫,他们的器官还没发育好,对外界空气、温度...

巴以冲突之下加沙地带婴儿处境艰难

在本轮持续的巴以冲突中,婴儿成为最主要受到伤害的群体之一。此前,在世卫组织和巴勒斯坦红新月会的协助下,31名早产儿从加沙城内的希法医院被疏散至加沙地带南部的医院,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当地时间11月20日下午,其中28名早产儿通过拉法口岸被转移至埃及继续接受治疗。 拉法...

世卫组织官员:从加沙疏散的28名早产儿尚未脱离险境

据半岛电视台11月21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官员理查德·布伦南当天表示,从加沙地带疏散的28名早产儿尚未脱离险境。 布伦南称,他们对早产儿们的康复情况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但是他们必须非常、非常密切地观察这些早产儿,这些早产儿仍有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并发症并急剧恶化。鉴于他们还没有脱离险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他们仍需要重症监护。 布伦南还称,在最初...

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170万人流离失所 埃及接收来自加沙地带的28名早产儿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联合国方面20日表示,新一轮巴以冲突已导致加沙地带至少170万人流离失所。埃及媒体20日报道说,埃及当天通过拉法口岸接收了来自加沙地带的28名早产儿。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0日发表声明说,新一轮巴以冲突已导致加沙地带至少17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约有90万人住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加沙地带设立的154处临时庇护...

世卫组织:加沙31名被转移早产儿正与严重感染斗争 11人情况危急

希法医院的早产儿(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视频截图) 据半岛电视台11月20日报道,当地时间19日晚,加沙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已有31名早产儿从加沙地带北部希法医院转移,正在位于加沙南部的塔尔苏丹医院接受评估并稳定病情。他们将于当地时间20日转移到埃及接受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