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曾一丹 陈嘉俊)立春时节已过,气温依然多变。近期,医院老年流感患者的就诊人数较多。不少人误以为自己只是患上了普通的感冒,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有所区别。
老年人如何安然度过流感高发季?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老年病科执行主任袁颖为您来支招。
流感是怎么进行传播的?袁颖执行主任介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我国流感高发期,主要致病病毒为甲型 H1N1、H3N2及乙型流感病毒。而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这两类人群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排毒时间多为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涕、口涎、痰液中,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部分人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者。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尤其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更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袁颖执行主任指出,流感患者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常伴随咽痛、鼻塞、发热等症状,但其病情进展迅猛,易诱发重症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等致命并发症。老年人因免疫力衰退、多伴基础疾病,感染后重症及死亡风险显著升高,是流感重症化的高发人群。
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T细胞活性减弱,抗体产生速度较慢,导致病毒清除能力降低,难以有效抵抗病毒侵袭,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袁颖执行主任提醒,如果怀疑自己感染流感病毒,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病原学检测,以便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需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此外,日常防护也很重要,要减少暴露,要勤洗手,流感高发期(冬春季)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同时也要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提高免疫力。营养要均衡,可多摄入蛋白质、富含维生素C(柑橘类)、维生素D(鱼、蛋)的食物。最后,别忘了室内要定期通风,保持室内湿度40%—60%,减少病毒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