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落羽杉与厦门的故事
[红]叶传情落羽杉与鹭岛如何结缘?
在厦门,落羽杉的踪迹日益广泛,岛内外皆可见其绰约风姿。而探寻其最早的种植地,厦门园林植物园百花厅当仁不让。这里是厦门最早少量引种的落羽杉种植地,如今园内仍有其零散分布之影。
南湖公园亦是落羽杉在厦门的“元老级”种植地之一。厦门园林博览苑主任张万旗(原南湖公园管理处主任)回忆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南湖公园就有种植落羽杉,不过只有寥寥数棵。”
他告诉导报记者,2003年,他到南湖公园工作后,听闻忠仑苗圃(现忠仑公园)有落羽杉树苗,他果断决策,申请一批落羽杉树苗移植至南湖公园,形成了如今的种植规模。
彼时,园艺专业出身的他,深知落羽杉会在季节更替中呈现出绚丽的叶片色彩变化,非常适宜在厦门生长,也因为在长江流域看到过成林落羽杉的壮美景观。所以,当时,他满怀信心地对其他工作人员说:“十年之后,这里必将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岁月见证,南湖公园的落羽杉不负所望,如今已成功晋升为市民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点,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欣赏其独特的美。
[红]叶翩翩羽毛状叶片与神奇的气生根
五缘湾市民湖长、长期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的陈志德发现,在厦门“养得活”且“养得好”的落羽杉,是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小家族一共有三个成员: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和池杉。墨西哥落羽杉通常分布于北纬16度—25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半常绿乔木,耐水湿、耐盐碱,但耐寒性不强,在pH8.0、含盐量0.4%的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能常年生长在浅河滨中。“落羽杉的叶片也十分秀气,像羽毛一般。”陈志德介绍,落羽杉的枝条匀称地向四周展开,小枝微微下垂,但又不显得垂头丧气。叶片的形状为线形,排列成羽毛状,基部扭转在小枝上列成两列,交互对生,呈羽状,显得很秀气,这使得落羽杉的树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层次感。
在欣赏落羽杉时,你可曾注意到土地中凸起的一根根像竹笋又像石头的小玩意?远远望去,仿佛一群形态不一的“开会小人”,走近发现,原来是落羽杉用来辅助呼吸的气生根,它们破土而出,暴露在地上,落羽杉的气生根又称为呼吸根,这些根通常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可把空气输送到地下,供给落羽杉的地下根呼吸。
[红]动出圈落羽杉有哪些[当红]名号?
“换装高手”——气温越低,变色速度越快。“春夏季节为翠绿色,秋冬季节随着气温下降,树叶变成复古的棕黄色或棕红色。”陈志德介绍,落羽杉是良好的观叶树种。落羽杉之所以会“变色”,是由叶片中的色素所决定。随着气温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逐渐分解,而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等色素的含量则不断增加。类胡萝卜素使叶片呈现黄色、橙色等色彩,花色素苷赋予叶片红色、紫色等颜色。气温越低,落羽杉变色的速度就越快,变色是落羽杉对气温变化等环境因素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不朽神木”——3000万年前便广泛分布。园博苑工程师李薇介绍,落羽杉是一种历史极为悠久的植物,早在晚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就已繁盛,堪称植物界的“老爷爷”。它属于古老的“孑遗植物”种类,早在3000万年前,便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及亚欧大陆。经过地壳运动和冰川期的洗礼,落羽杉幸存至今,成为了地球生物演化的见证者。它的生长速度缓慢,50年内为幼龄至中龄期,但寿命可逾千年,是植物界中名副其实的寿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宝藏植物”——从根到种子,好看又好用。除了观赏价值之外,落羽杉还全身都是宝。李薇表示,落羽杉树形高大,枝叶浓密繁茂,干形通直,木材重,纹理直,结构较粗,硬度适中,耐腐力强,可作建筑、电杆、家具、造船等用,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
此外,落羽杉的种子是鸟雀、松鼠等野生动物喜食的饲料,因此对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链、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红﹄遍鹭岛厦门可否进一步推广种植?
每到冬日,自然界中的两位明星——北方的枫树与南方的落羽杉,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两大树种不仅各自代表了南北方的独特风景,更在生态价值、观赏效果以及生长习性上展现出了鲜明的对比。
在北方,枫树以其耐寒、耐阴的特点,成为了秋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秋风起时,枫树的叶片便由绿转红,色彩斑斓,宛如火焰般炽热,为北方的秋日增添了几分暖意和浪漫。
而在南方,落羽杉成为了红叶的独特代表。落羽杉的树形挺拔直立,叶片如羽毛般轻盈飘逸,四季叶色变化明显,从春天的嫩绿到夏天的深绿,再到秋天的金黄和冬天的火红,每一步都让人惊叹不已。“落羽杉很美!在我们南方,也能看到红叶了!”在导报记者走进各大公园进行采访时,市民游客们纷纷表示,希望厦门能进一步推广种植落羽杉,打造文旅新名片,使厦门的美更具吸引力,绽放别样光彩,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陈志德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落羽杉在厦门具备生长潜力,许多地方已成为了“网红打卡点”。但从尊重自然的角度来说,是否可以大面积地推广种植还需各个区域平衡考虑。他认为:“种植落羽杉不仅要考虑其观赏价值,科学管养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推广种植落羽杉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确保其在厦门的生长既能带来观赏效果,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厦门落羽杉之[最]
最壮观园博苑:千株落羽杉绘就水彩画
“园博苑从2007年开园时,就陆续开始种植落羽杉,主要在园区澳门园、青岛园、杏林阁、海洋岛、D岛等水系周边成片种植。”园博苑工程师李薇介绍,目前,园内种植有1000多株落羽杉,最佳观赏点位于澳门园旁的水域。每年入秋后,落羽杉渐渐变红,与碧波荡漾的水面交相辉映,宛若一幅灵动的秋日水彩画,水面上大白鹅、绿头鸭、黑天鹅悠然自得地游弋其间,与落羽杉相映成趣,又为这番景色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经过十多年的精心照料和养护,澳门园旁水域内的落羽杉群落已蔚为壮观,一片片落羽杉林,宛如一幅层次丰富的水彩画。“近些年,我们根据生长情况陆续在景观效果较为薄弱的区域和荷花池周边移植补种了一些落羽杉。种植前,我们会先对土壤消杀、改良,种植后还会定期施肥,让每一株落羽杉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尽可能展现最佳的观赏效果。”李薇说。
最浪漫南湖公园:落羽杉奏响“冬日恋歌”
“这片落羽杉实在太美了,在这拍婚纱照,感觉特别浪漫,一定会为我们的爱情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在南湖公园,一对正在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幸福地说道。
“南湖公园目前共有38棵落羽杉。”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园林景观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落羽杉最初被引进,是为了增添公园的植被多样性,并强化秋冬景致的韵味。不过,若遇到相对温暖的冬天,落羽杉的叶子变色会相应推迟。
如今,每当南湖公园的落羽杉枝叶从翠绿慢慢换装,呈现出橙红、金黄等绚丽色彩时,总是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从清晨到日暮,这片落羽杉林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和甜蜜温馨。一位摄影爱好者兴奋地表示:“我每年都来拍落羽杉,它们不同阶段的美都值得记录,从青葱到斑斓,每一刻都令人心动。”公园里,前来观赏拍照的人群络绎不绝,大家漫步在落羽杉林间,或拍照留念,或静静欣赏。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不少新人也被这片美景吸引,纷纷选择在此定格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婚纱的洁白与落羽杉的斑斓相互映衬,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甜蜜与浪漫的气息,更让南湖公园的落羽杉在寒冷的季节里绽放出不一样的热度与活力。
最时尚东山水库:自然之美与现代设计相得益彰
山林湖水畔,边散步边欣赏落羽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东山水库环廊,你可以亲身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东山水库内种植着300余棵落羽杉和池杉,面积约3万平方米,这些树木都是2021年刚刚种植的,目前高度只有十几米。”厦门山海步道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品质部副经理陈曦介绍,东山水库的1.5公里环廊观景步道,结合周围的山、水、石,打造了野趣自然的亲水景观,设计团队精心将落羽杉引进种植,让落羽杉的斑斓色彩与现代步道设计融合,相得益彰,和谐而统一。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当你放眼环廊四周,远山、湖水遥相呼应,临水而生的落羽杉镶嵌于水库环廊间,仿佛一条蜿蜒的渐变丝带,灵动秀气。“感觉被落羽杉包围了,很美!”市民游女士说,当冬日午后漫步于水库环廊,能感受被红色枝叶“沉浸式”包围的美好。
最蜿蜒五缘湾:落羽杉与木栈道绘就生态画卷
走进五缘湾湿地公园,蜿蜒的水上迷宫内种植着成片的落羽杉,一池碧水清澈如镜,风起树摇,落羽杉的焦糖色叶片便如羽毛般翩翩起舞。“这里的落羽杉是2007年种植的,总共有200多棵,面积2万多平方米,当时我们选用树种时进行了多次实验,最终才选定了落羽杉。”五缘湾市民湖长陈志德是当时五缘湾湿地公园的景观团队总工程师,他介绍,当时景观团队在选择树种时,考虑了多重因素,落羽杉的树干是笔直、挺拔的,与迷宫的垂直结构相对契合;同时考虑到落羽杉具有耐盐碱、耐水湿等特性,又能净化水体,适合在沿海和水边环境中生长。
如今这批落羽杉已经18岁了,看着迷宫内高大挺拔、斑斓绚丽的落羽杉,陈志德满脸欣慰:“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一样。当时还真没考虑那么多,那时候五缘湾的水体是相对恶劣的,首要考虑的就是它们能够活下来,观赏价值是次要,现在看来,它的效果远远超乎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