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厦门古厝焕新颜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厦视新闻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近年来,厦门积极开展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工作,并积极探索智慧化、数字化的新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最近,厦门又有两座清代古建筑完成焕新,实现活化利用。

海沧“状元堂” 焕新亮相 作为社区公益性场所开放

位于海沧区霞阳社区的杨涵秋宅又叫状元堂,始建于清代,属于海沧区不可移动文物。这栋古厝有精美的石雕、灰塑和几何纹拼砖等装饰,对研究厦门地区闽南传统建筑的类型和装饰有较大价值。

海沧区新阳街道文体干事 游越:我们这栋建筑最有特色的亮点,其实就在于我们二层碉楼的建筑形式,区别于传统民居,它是少有的一类可以带有防御性的传统民居,因为这上面有一个原有架枪的枪口。

游越告诉我们,此前,“状元堂”由于历史等因素被闲置荒废,门前杂草丛生,整个建筑沦为仓库,并存在墙体倾斜、开裂等现象。今年3月,海沧区开展“状元堂”的抢救性修缮工程,聘请了具有丰富闽南民居彩绘经验的老工匠对木雕、剪瓷等部分进行复原。在修缮过程中,修复团队还从居民手中,回收城墙砖和老旧石料,尽可能保留状元堂的原有风格。

海沧区新阳街道霞阳社区党委书记 林河通:后期我们将作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微型消防站,实现文物活化利用,以用促保,把这栋古厝状元堂回归到群众的视野中。

翔安郑德碧宅变身文史馆 传播闽南文化

近年来,厦门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原则,开展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2023年,我市确定第二批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项目275处,目前已完成修缮43处。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智慧化、数字化的新技术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今年5月,修缮完成的翔安郑德碧宅,就从一座无人问津的古厝变为翔安区政协文史馆。走进这座始建于清代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电子屏,我们只要轻点屏幕,就能从“山海田园”、“闾巷传说”、“英才辈出”三个内容中,了解到郑德碧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翔安区大嶝街道田墘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郑前程:目前政协文史馆主要是翔安区政协委员进行交流,学习政协文史(的地方)。可以促进翔安跟金门的交流,同时可以给居民群众讲一些故事更好传承我们闽南文化和红色基因。

翔安区大嶝街道田墘社区居民 郑剑鸣:原先整个房屋都黑不溜秋的,现在修起来就变成干净清爽,有时候经常有空的时候过来逛一下。

为了更好地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我市修订出台《厦门市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在全省首创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保护。此外,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在全省率先推出“文物守护认领”志愿服务模式,开发上线“厦门文物管家”系统,目前已注册志愿者近900人,认领文物1800多处,巡查次数达10万多人次。

 来源: 厦视新闻

相关新闻
探索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密码”

20日,市生态环境局对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授予“2024年厦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点”的称号。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近年来,厦门摸索出一套减污降碳的“厦门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减污降碳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一说到港口,总会让人想到“高耗能”、“高排放”这样的刻板印象。如何让港...

“鹭汀游”将成海外游客新选择!外国人过境240小时免签厦龙联程旅游产品发布

台海网12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雨晴)昨日,“外国人过境240小时免签”厦门龙岩联程旅游系列产品在福建长汀正式发布。这是作为厦门在“144小时过境免签时长延长至240小时,且停留活动范围拓展至福建全省”政策发布后的一项重要举措。 来中国“看海观山”,从世界文化遗产厦门鼓浪屿到龙岩客家土楼,从品味厦门“米其林”美味到龙岩“客家宴席”将成为海外游客的新...

112家特惠商户让利大放送!厦门工会会员服务日活动今天下午举行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李菁)1元购、10元购……112家特惠商户齐聚一堂,推出系列促销让利活动,与市民职工共庆工会卡发行12周年。   今天下午,由厦门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工商银行厦门分行共同举办的“双爱同心·和谐共赢”2024年“双爱典范”颁牌仪式暨工会会员服务日系列活动将在五一广场举行。   截至目前,厦门全市已有200万名工会...

历时2个月,岁末年初集中“送岗位”!厦门启动公共就业服务月活动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常海军)网约车司机、普通操作工、便利店店员、客服、保洁师……71家企业齐聚一堂,抛出250个岗位,总需求人数达2529人。   昨天上午,在厦门人力资源产业园展厅,厦门市人社局启动“‘就’在厦门‘业’兴未来”公共就业服务月活动。现场还配套开展求职招聘专场、直播带岗、创业服务成果展示、人社政策和新就业形态服务宣传...

营收超百亿、国家级称号……厦门这四家企业为何能领先一招?

台海网12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薇 陈素婷 通讯员 蔡萍丽) 继推出《点赞!TA今年带着200多家企业做了这些事!》报道后,导报记者踏上海沧区工商联会员企业探访之旅,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倾听企业家心声。在这次走访中,我们探访了海澳集团、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