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厦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推进:调查新发现文物248处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厦视新闻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质量提升会日前召开。记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启动第四次文物普查以来,厦门已调查新发现文物248处。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主要是对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质量提升会召开期间,省“四普”办的专家来到集美区,实地指导我市开展新发现文物调查工作。记者了解到,集美区在“四普”期间新发现文物线索60多条,包括集贤楼、女子学校遗址等一批与陈嘉庚先生相关的建筑。其中,集贤楼一度是福建省首个侨办医院——集美医院的所在地,“嘉庚建筑”风格显著。专家认为,这一建筑年代准确,且有较为完整的图文记载,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接下来应及时对这些文物线索开展图片、结构、历史故事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工作。

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组副组长 林峰:厦门有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发挥网格员、志愿者、文物爱好者还有文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献策。应该来说可以提供很好的线索,效果是不错的,新发现文物一旦有了,要进行采集数据,以后要进行专项认定评估。

截至目前,我市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105处,占应复查总数超过99.2%,超额完成既定目标;此外,调查新发现文物248处,文物实地调查工作有序推进。市“四普”办还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征集公告,累计征集线索401条。

 来源: 厦视新闻

相关新闻
荷兰向墨西哥返还原住民族文物

当地时间13日,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大臣布鲁因斯宣布,一件荷兰收藏的镶嵌马赛克的人类头骨已归还墨西哥。   这件文物是莱顿世界博物馆的藏品之一,于20世纪60年代购得。据悉,这具头骨很可能来自墨西哥原住民族米斯特克人,已于12日移交给墨西哥大使馆。   △莱顿世界博物馆 ...

泉州发现转运使宫、旌节坊两条新线索 四方携手共探“新”文物

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测量、记录与分析。 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中,泉州发现了转运使宫、朋山岭后花园乡旌节坊两条新线索。日前,四方携手横跨丰泽、洛江两区,对新线索进行实地勘查调研。 4日上午,泉州市四普办专家组、清源山管委会、丰泽四普办、洛江四普办四方集结,聚焦文物普查新线索,共赴一场意义非凡的实地调查之旅。 此次实地调查围绕清源山周边区域,...

泉州普查发现两处“新”文物

朋山岭转运使宫 记者从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获悉,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的浪潮中,随着丰泽、洛江、清源山等地的“三普文物点”(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实地复查任务圆满完成,12月4日,清源山管委会立即开展新发现文物的调查工作,联合多部门共赴一场意义非凡的实地调查之旅,聚焦文物普查新线索。 此次实地调查主要是围绕清源山周边,横跨丰泽...

走近国宝文物 感受何以中国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种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总书记详细听取简牍内容、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情况介绍,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

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今天,国家文物局发布,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一次成功合作。 2022年10月和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