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1日 (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文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供图)聚焦海洋领域,加强产业协作,共促未来发展。11月4日至10日期间,以厦门海洋高新区为引领,由厦门市及省内外涉海企事业单位、投资机构等担当主角的一场海洋产业“年度招商大戏”在厦门这座滨海之城精彩上演。
近年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以创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厦门海洋产业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共包括7个场次,充分利用厦门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搭建展示新技术、推介新产品、开拓新业务的交流平台,助力厦门打造海洋经济高地,共创海洋产业发展新未来。据悉,2024年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厦门市海洋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涉及投资金额约108亿元,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投资 高带动激活发展新引擎
在8日上午举办的厦门海洋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开幕式上,一系列签约项目吸引了在场嘉宾的目光,为本次招商推介活动开启“好彩头”。
据悉,2024年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厦门市海洋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涉及投资金额约108亿元。其中,园区摘地项目4个,签约项目21个,招商联动及市政配套项目29个,签约项目涵盖了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材料等多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签约项目中,厦门农业发展公司计划投资16.5亿元打造厦门都市水产种业园;一阳生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元之道海洋微生物与多肽项目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中益制药厦门海洋生物医药生产基地……此外,厦门百利融合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百汇深远海养殖装备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将增资扩产,为企业发展、产业壮大增添更多动能。
本次集中签约快速集聚涉海资源,将加速推进厦门海洋高新区“6+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形成,赋能厦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资本 注活水搭建招商新载体
当前,厦门正加快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抢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壮大海洋产业发展,亟需注入资金这一源头活水。
为高质量推动厦门海洋高新区产业发展与招商工作,厦门市、相关区、市海洋发展局、火炬集团,联合社会资本方光大控股出资设立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光大控股、火炬创投参与管理,在厦门海洋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开幕式上,众多嘉宾共同见证了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人签约。这是厦门第一支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该基金将成为厦门市海洋产业招商引资、海洋科创项目转化孵化的重要抓手,加快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厦门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基金总规模为20亿元,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厦台渔业合作项目、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等大院大所实验室的孵化项目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进行转化融合,服务厦门市海洋类科技创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亮技术 亮产品聚集产业新力量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离不开市场上的一个个主体,众多涉海企事业单位如浪花般澎湃,汇聚成了厦门海洋产业、海洋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8日至10日,厦门市24家涉海企事业单位亮相第七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其中不乏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彼格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身影。据悉,厦门市海洋高端装备产业2023年预估实现总产值1656.32亿元、增加值490.8亿元,形成“龙头企业作引领+专精特新树品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壮大”的基本格局,在船舶制造、海洋感知探测设备等领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9日上午,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企业招商推介举行。安井食品、蓝湾科技、新诺北斗和奥谱天成公司与其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开展签约,有效提高产业各环节的分工协作,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的代表与多家企业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促进在厦涉海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9日下午的厦门海洋高新区科研机构与合作企业招商推介活动中,主讲人对园区内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翔安基地/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集美大学海工装备检测与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南方海洋创业创新基地进行推介,展现厦门市海洋领域现有科技力量、科技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布局。
此外,厦门海洋高新区还将重点推进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的筹建,该实验室将着重布局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未来海洋)、海洋智能探测与信息技术及其系统集成(透明海洋)、海洋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蓝色海洋)、海洋可持续发展新理论与技术(永续海洋)四大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