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丨冲锋在前,“突击队”“先锋队”来了

他们敢于创新,奋战在建设一线;他们乐于奉献,投入志愿服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余健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助力翔安机场建设的青年突击队(资料图)


▲“一鹭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热心公益(资料图)

  台海网9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 许茵茵 郑丽金)在重点工程建设一线,他们敢于创新,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厦门翔安机场建设;在社区服务的末端,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在最需要志愿服务的阵地,他们乐于奉献,成为厦门这座文明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英雄的事迹,历史不会忘记;英雄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行。连日来,“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报名响应的团队纷纷表示,要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去。

  欢迎更多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共同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贡献力量。

1

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厦门翔安机场片区建设项目青年突击队

敢于创新,助力厦门翔安机场建设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厦门翔安机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两岸交流门户机场。自项目开工以来,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厦门翔安机场片区建设项目青年突击队,奋战在厦门翔安机场片区项目一线,以“急、难、险、重、新”任务为战场,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青春风采和使命担当。

  得知海峡导报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这支18人、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突击队响应报名:“英雄的事迹,历史不会忘记;英雄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行。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一定会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去。”

  青年突击队成立至今,累计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特别是在厦门翔安机场航站楼前期桩基施工过程中,青年突击队发挥专业才能,敢于创新,巧妙利用履带吊代替锤击桩机,总结出一种吹沙填海复杂地质下的新型组合式吊打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工法;在多次改良后,研发出一种超厚填砂地质沉管灌注桩的非震动拔管防带笼设施,赋予了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全新的生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设过程中,团队攻坚克难,创新采用多项新技术,高效推进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跨度最大的民航飞机维修机库钢结构施工作业。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厦门翔安机场片区项目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

“一鹭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乐于奉献,用行动践行“退伍不退志”

  海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的“一鹭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报名参与“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

  “一鹭先锋”自2022年11月组建以来,已汇聚了22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誓言,不仅实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更在老兵进校园、无偿献血、困难退役军人慰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年内已开展老兵进校园宣讲活动45场,用亲身经历弘扬社会正能量,惠及两万余人次。同时,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无偿献血总量达10800毫升,展现了退役军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还得到了海沧区黄新红、林柏新等退役军人家庭的响应。退役军人黄新红,作为吉红海上救援队的成员,他不仅在海上救援中屡建奇功,还是一位资深的国防教育宣讲员,足迹遍布校园、社区。而退役军人林柏新,他一家三代从军的故事传为美谈。林柏新热心公益,多次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大爱无疆。

3

海沧区厝边人志愿服务队

温暖有爱,为新业态工作者送能量

  得知海峡导报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海沧区厝边人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留言报名。队长陈海滨说,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带领志愿者们一起走进党史和革命先辈奋斗历史这座巨大的智慧宝库。

  2021年1月,海沧区厝边人志愿服务队发起“益路同新”新业态工作者关爱增效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设立3个暖“新”加油站,为新业态工作者群体免费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简单医疗、技能学习、健康守护等服务,用“小阵地”释放“大能量”;联合在地政府划定11个“快递外卖小哥临时停车区”,解决新业态工作者的停车难等问题,多举措提升新业态工作者的生活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

4

海沧区嵩屿街道海翔社区

红色引擎老带小,拉近邻里距离

  “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海翔社区党委积极响应‘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旨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海沧区嵩屿街道海翔社区党委书记谢巧玫说,“在革命遗址上高展飘扬的国旗,我们不仅想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与敬意,更希望彰显我们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近年来,海翔社区党委凝聚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各项资源,发动一批老党员、老志愿者,搭建与幼儿、青少年、青年党员的“传帮带”桥梁,致力于打造“红色引擎老带小多元共治‘汇’服务”的党建品牌,希望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儿上,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用有温度的党建工作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

5

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前进动力

  作为厦门首支民间救援志愿服务队,从2009年至今,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已走过了15个年头。

  得知海峡导报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积极报名参加,将组织救援队员们一起到革命遗址追寻红色足迹,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红色精神,进一步激发救援队员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海峡导报发起的这个活动,对于队员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让队员们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把这种动力转化为在救援工作中的行动力。”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队长陈伟仁说。

  建队以来,截至目前,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已参与了365场救援行动,成功救援了903人。

6

厦门思明城市义工小白杨爱心志愿服务队

当先锋作表率争做文明使者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时刻,参加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红色精神的弘扬。”得知海峡导报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厦门思明城市义工小白杨爱心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姚志盛积极响应,想以此为契机,带领队员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先辈的缅怀。

  厦门思明城市义工小白杨爱心志愿服务队组建于2016年9月防抗“莫兰蒂”超强台风抢险救灾期间。8年多来,这支义工团队先后组织和参与抢险救灾、普法宣传、献血救助、文物保护等各项公益活动400多场。

  此次活动,这支以青年人为主的义工团队计划一同走进革命遗址展国旗,体验红色文化和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队伍打造成一支有组织纪律、有文化底蕴、有青年特色的志愿者队伍,在助力特区文明创建中当先锋、作表率,争做文明使者。

征集令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欢迎加入“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中来,以团体或家庭的形式,手执国旗,一起重走这片被革命热血浸染过的土地。

报名方式

  1.本报新闻热线968801报名;

  2.在8月27日海峡导报官微推文《全城点名!一起到革命遗址展国旗》留言报名,并附上姓名和联系电话。

  注:报名成功以电话通知为准。

相关新闻
“轮椅夫妻”加入!用爱照亮前行路

◆刘清远、张玲夫妻用轮椅“走南闯北”,笑对生活   台海网9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文 受访者供图)每颗赤子之心,都怀揣着对五星红旗的无限敬仰;每一份热血沸腾的胸腔中,五星红旗的光辉都是不灭的信仰与骄傲。今天,“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报名正式启动一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