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捐献造血干细胞,最美的毕业纪念!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李方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6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熊文靓 文/图)近日,来自集美大学的“00 后”女大学生陈义娜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厦门市第14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义娜的捐献之路始于两年前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当得知加入中华骨髓库将有机会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时,陈义娜毫不犹豫地报名入库。

  2024年初,当她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时,这份突如其来的喜讯让她既惊又喜。她回忆道:“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惊喜,当初报名时并未有过多的深思熟虑,但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超有用,能帮助到别人。这就像是和一个陌生人的一种神奇联动。”

  陈义娜说,家人最初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对身体有损,不过在她的坚持和科普下,家人们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科学、无损健康的,最终都表示理解和支持。采集当天,除了全程陪护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医护人员,集美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赶到采集室看望她,送来了表达鼓励的手写信和画,为她加油打气。历经几个小时的采集,陈义娜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捐献了28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

  陈义娜开心地说:“不可思议,没想到在大学毕业前,我能像江湖里的英雄一样,可以救人一命。这是送给自己最美好的一份毕业纪念。”同时,她也向那位未曾谋面的受捐者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尽快康复,每天都平安健康,快乐地享受接下来的每一天!”

  导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厦门已有4名热血青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相关新闻
爱心厦门丨为生命续航 “90后”青年捐献造血干细胞

5月28日上午,一名“90后”热血青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第1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上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血液科病房里,捐献者李鸿亮正在做造血干细胞采集。2013年,李鸿亮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初,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鸿亮:平常自己也有献血之类的,反正在自己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

漳州小伙在榕捐献“生命火种”

护士为吴鹏注射动员剂。记者 林文婧 摄 27日,在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00后”热血小伙吴鹏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福建省第448例、漳州云霄县第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吴鹏出生于2002年,目前在老家云霄从事电力相关工作。2022年6月的一天,还在上大学的他在校园内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无偿献血。活动现场,志愿者普及相关知识,并呼吁学生...

爱心厦门丨为生命接力 两名“90后”青年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21日,我市两名“90后”青年,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我市第139例和第14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的爱心善举也将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上午,在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的血液科病房内,捐献者邝灿荣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邝灿荣今年30岁,2013年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去年12月底,他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得知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

“生命的种子”从广州飞到厦门

台海网5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石青青 陆婧媛) 10岁的晓阳(化名)和8岁的妹妹都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长期靠输血维持生命。今年4月,他们有幸在中华骨髓库找到全相合非亲缘供者的造血干细胞,并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接受了移植手术。目前,两人均已移植成功,即将出院。 “血袋宝宝”兄妹确诊地中海贫血   由于家庭变故,晓阳和妹妹由爷爷奶...

“9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小朋友 叔叔为你加油!”

4月30日上午,“90后”小伙张佳业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我市第1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爱心捐献,将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佳业:小朋友,叔叔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剩下的生命的机会,都要靠你自己争取了,你要加油。 眼前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