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 通讯员 林慧敏) 交通出行与每位市民都息息相关。近年来,在“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牵引下,厦门市区域道路交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全市整体路网交通流量饱和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元化问题日趋突出。如何借助科技手段,让复杂的交通状况变得简单,打造更加畅通、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厦门交警一直不懈探索。
面对发展新形势,厦门交警主动识变求变应变,以数据赋能加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大力深耕交通警务“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建设,打造以“科技+数据”双驱动为引擎的智慧交管品牌,向科技要警力、战斗力,赋能区域公安交管工作向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
探索“智能化”路径 打造一体高效警务运行生态
已和51家单位“双向奔赴”、已有5 个课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果……3月27日,由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牵头,联合优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创新应用基地(以下简称“联创基地”)正式揭牌。联创基地的建立,打破了以往高校、企业等机构的科技创新研究与道路交通实际运用“不完全匹配”的阻碍,形成高校、企业与交警共研共学共用新机制。
截至目前,已有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华为、百度等51家共建单位参与共建,厦门交警日常发布研究课题,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优势参与智能交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落地应用。联创基地已在交管“情指行”等5个课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并应用到了日常交通管理中。
联创基地的创建,是由交警部门“搭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唱戏”,实现前沿科技赋能警务活动和智慧警务人才的培养,也是厦门交警探索“智能化”路径,打造一体高效警务科技运行生态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红绿灯能否由从“车等灯”变成“灯看车”?这一设想去年已在厦门实现。厦门交警按照“应联尽联,能看可控”工作原则,推动全市交通信号灯控联网联控、统一调控,向智能感知、自动调控发展,联网联控率达100%。同时,建立道路交通信号配时中心,建设交通拥堵管控优化平台,依托人工智能算法生成更加精细、灵活的信号灯配时方案。
道路交通设施设备管理方面,厦门交警也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在道路交通设施设备管理中,厦门交警试点运用了“高精地图+视频采集”技术,实现道路交通设施设备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并打造智能巡检终端,提高设施设备故障、隐患的发现与排处效率。
“在深化科技兴警战略方面,我们始终把‘赋能实战’作为科技与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探索“智能化”路径,加快形成公安交警新质战斗力,助力厦门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
构建“数字化”警务 推动数据赋能交通管理全过程
构建“数字化”警务的首要任务就是夯实大数据基座。厦门交警依托岛外部分交警中队、执法站,建立以 7 个交警数字警务室为核心的交管最小合成作战单元,提高警务室的感知、反应、处置能力,全面推进交警数字警务室建设。同时,完善指挥体系,健全交通情报汇聚研判机制及事故警情分级分类调度机制,细化触发处置流程,分类牵引排查整治,建立业务调度闭环。另外,通过加强岛外勤务调度,实现了指挥中心职能从保畅通到保安全保畅通并重、从岛内为主到岛内外一体化。
道路交通安全是民心所盼,更是厦门交警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为有效精准防控、源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厦门交警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积极探索创新物联网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交警支队搭建了“交通事故分析预警热力图系统”,分析一般事故数据和实时事故警情,对重点车型、时段、路段等数据进行建模;推广应用“人车企风险画像制度”,实现对风险隐患和异常业务的科学评估、智能预警、精准推送;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大货车盲区警示系统”,实现车辆行驶盲区自动识别、自动预警、自动提示。
设定时间、航线,无人机到点自动升空,巡航路况。在思明交警大队无人机停机台,自动巡航无人机每天定点升空,对环岛路、白城沙滩、文屏路等人车密集区域自动巡查,将路况画面实时回传到交警指挥中心,供调度员参考,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一旦发现交通违法行为,无人机还能自动抓拍预警,交警可以远程喊话,及时制止违法行为。
这便是厦门交警通过升级信息化手段,推出的警用无人机应用。除了警用无人机,厦门交警还不断拓展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范围,建设了自助车管所,为民警配置了5G执法记录仪。“我们还在重点路段路口建设了300套前端预警立柱和124套射视频一体化车辆识别设备,并为民生服务行业电动自行车加装了3万套电子车牌,定期研判画像重点宣教对象。”厦门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瞄定“专业化”目标 构建高水平警务科技人才梯队
近年来,厦门交警瞄定“专业化”目标,聚焦警务实战,靶向对接警务技术岗位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通过建立大数据专家库、搭建练兵平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高水平交通警务科技人才梯队,为科技兴警战略提供核心驱动力。
刘建设被誉为交管科技战线上的“建设达人”,他自主研发的多套交通管理信息化系统,均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助推全市交通指挥系统提档升级。交警支队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建立大数据专家库,以“刘建设劳模工作室”、“林祥兴银发工作室”建设为创新载体,切实提升警企共建、课题研究、服务基层、人才培养和比武竞赛等方面的牵引作用。
搭建练兵平台,以建模比武作为练兵提升抓手。在今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大数据建模比武中,厦门交警有5个建模项目入围决赛,并包揽单项前五名、取得团体第一名的佳绩,实现省内建模比武团体“四连冠”。其中,“面包车超员监测预警”“民擎直通车交通热点问题预警”两个模型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决赛,两名业务民警荣获2023年全国交警系统训练标兵。
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交警支队通过对象遴选机制、人才培养、考核评定、反哺实战、定期提升“五步走”,打造上下贯通、反哺基层、良性循环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共组织两批次共8名民警进行定向培养,并返回原岗位,助力基层科技建设。
据介绍,下一步,厦门交警将紧紧围绕公安部科技兴警战略部署,坚持科技兴警与改革强警双向发力、同步驱动,以理念之变引领科技之变、警务之变,把科技创新持续转化为公安交管工作新质战斗力,不断提速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步伐。